【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营养与食品卫生卫生副高备考模拟试题(@1),更多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某县医院妇科医师为一孕妇接生,该孕妇生一有缺陷婴儿。该医院为产妇出具了统一制发的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该医院还应当( )
A. 出具产妇健康证明
B. 出具新生儿健康证明
C. 向计划生育部门报告
D. 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E. 向当地政府报告
2. [多选题]参与脂肪消化吸收过程的酶或蛋白包括( )
A. 脂肪酶
B. 胆汁
C. 胆囊收缩素
D. 胃酸
E. 肠激酶
3. [单选题]结核病患者的碳水化合物供给量为
A. 小于正常成人推荐摄入量
B. 等于正常成人推荐摄入量
C. 大于正常成人推荐摄入量
D. 等于机体实际耗能量
E. 不限
4. [单选题]问卷的一般结构是
A.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
B. 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
C. 封面信、问题及答案、编码
D. 封面信、指导语、备查项目
E. 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
5. [单选题]目前我国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工作量最多的是
A. 社区预防
B. 健康教育
C. 社区医疗
D. 社区康复
E. 社区保健
6. [单选题]按诊疗同意制度,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处理措施是( )
A. 可以由经治医生与其他医生商量后决定施行
B. 可以由经治医生决定施行
C. 经治医师提出处置方案后,由无利害关系的人2人以上在场见证情况下施行
D. 经治医师提出处置方案,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E. 经治医师决定,其他医护人员在场见证情况下施行
7. [单选题]食物蛋白质生物价是
A. 评价食物蛋白质含量的一项指标
B. 评价食物蛋白质消化程度的一项指标
C. 评价食物蛋白质吸收程度的一项指标
D. 评价食物蛋白质消化吸收后,被机体利用程度的一项指标
E. 以上都不是
8. [单选题]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其性重浊
B. 其性黏滞
C. 其性干涩
D. 其性趋下
E. 其性凝滞
9. [单选题]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的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A. 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
B. 消费结构和学历结构
C. 学历结构和闲暇时间
D. 学历结构和工作时间
E. 消费结构和工作时间
10. [单选题]以胰岛素抵抗为发病基础的糖尿病类型为( )
A. 1型糖尿病
B. 2型糖尿病
C. 妊娠期糖尿病
D. 其他类型糖尿病
E. 任一种糖尿病
11. [单选题]髌骨内上缘上两寸的腧穴是( )
A. 阳陵泉
B. 梁丘
C. 复溜
D. 血海
E. 风市
12. [单选题]关于慢性毒作用带(Zch)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A. 慢性毒作用带(Zch)是危害性指标
B. Zch二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
C. Zch大表示此外来化合物不易引起慢性中毒
D. 对于毒作用有阈值的外来化合物可求得Zch
E. 在制订安全限值(最高容许浓度)时可参考Zch来确定安全系数
13. [单选题]流动人口对疾病分布的影响在于
A. 流动人口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高危人群
B. 流动人口是疫区与非疫区间传染病的传播纽带
C. 流动人口给儿童计划免疫的落实增加难度从而造成免疫空白
D. 流动人口对传播疾病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E. 以上都是
14. [单选题]健康促进的重要工作内容和方法是
A. 初级卫生保健
B. 社区卫生服务
C. 健康教育
D. 爱国卫生运动
E. 卫生宣传
15. [单选题]试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的主要区别在于
A. 调查研究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而试验研究不行
B. 试验研究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而调查研究不行
C. 调查研究的对象是随机抽取的,而试验研究不是
D. 试验研究的对象是随机抽取的,而调查研究不是
E. 试验研究更科学合理
16. [单选题]烟酸当量是指( )
A. 烟酸(μg)+色氨酸(μg)×1/60
B. 烟酸(μg)+色氨酸(μg)×1/6
C. 烟酸(mg)+色氨酸(mg)×1/6
D. 烟酸(mg)×1/6+色氨酸(mg)×1/60
E. 烟酸(mg)+色氨酸(mg)×1/60
17.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传播的必须要素的是
A. 信息
B. 传播者
C. 传播途径
D. 接受者
E. 反馈
18. [单选题]稀有碱基在哪类核酸中多见( )
A. mRNA
B. rRNA
C. tRNA
D. 核仁DNA
E. 线粒体DNA
19. [单选题]能提供机体暴露于外源化学物信息的指标是
A. 空气污染物浓度
B. 环境污染物浓度
C. 体液污染物浓度
D. 室内污染物浓度
E. 以上都是
20. [单选题]在实施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第二年,某市政府宣布,所有副食商店不再出售肥肉,在全市范围内提倡禁烟活动属于
A. 历史性因素
B. 成熟因素
C. 观察偏倚
D. 人为因素
E. 回归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