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肌梭属于"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肌梭属于
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
C. 神经中枢
D. 传出神经
E. 效应器
[单选题]女,25岁。右小腿窦道反复流脓5年,近10天再次出现局部发热、红肿、疼痛,窦道口流出脓液增多。X线片示右胫骨中段死骨形成,周围有新生骨,目前的最佳治疗是
A. 消除病灶,消灭死腔
B. 局部应用抗生素
C. 肢体制动,抗生素治疗
D. 穿刺抽液,药物注入
E. 闭合伤口,放置引流
正确答案 :C
解析: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宜做病灶清除术,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积脓时宜切开引流。
[单选题]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RNA是
A. rRNA
B. hnRNA
C. tRNA
D. mRNA
E. miRNA
正确答案 :A
解析:信使RNA(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占细胞RNA总量的2%~5%;核糖体RNA(rRNA)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约占RNA总量的80%左右,与核糖体蛋白共同构成核糖体,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转运RNA(tRNA)作为氨基酸的载体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约占细胞总RNA的15%。故选C。
[单选题]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高的是
A. 窦房结
B. 房室交界
C. 心房肌
D. 心室肌
E. 浦肯野纤维
正确答案 :E
解析: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速度的快慢及其不同产生机制,可将心肌细胞分成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两类。前者包括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和浦肯野细胞等;后者包括窦房结P细胞和房室结细胞等。普通心房肌细胞的传导速度较慢,约0.4m/s,而优势传导通路的传导速度较快,为1.O~1.2m/s,心室肌的传导速度约为1m/s,而心室内传导组织的传导速度则快得多,末梢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可达4m/s。故本题答案为E。
[单选题]女,23岁。妊娠26周,腹胀2天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30/90mmHg,痛苦表情,发绀,不能平卧。产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102cm,胎位不清,胎心未听到。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死胎
B.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C. 双胎妊娠
D. 羊水过多
E. 妊娠合并心脏病
正确答案 :D
解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出现心悸、气短、心动过速等,A不正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B不正确。死胎孕妇自觉胎动停止,子宫停止增长,E不正确。急性羊水过多多发生在妊娠20~24周,产生一系列压迫症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发绀,孕妇行走不便,不能平卧,表情痛苦,测量宫高及腹围大于同期孕妇,胎位不清,胎心遥远或听不清。此病例可诊断为羊水过多,故选D。
[单选题]普查原发性肝癌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是
A. 肝脏B超
B. 肝脏MRI
C. 腹部X线片
D. 肝脏CT
E. 放射性核素肝扫描
正确答案 :A
解析:B型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0%左右,可作为高发人群的普查工具。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应用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分辨率并有助于鉴别血管瘤。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优势在于对肝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和胆道的重建成像,可显示这些管腔有无癌栓。故选D。
[单选题]女,22岁。停经3月余,阴道少量流血。妇科检查:子宫如妊娠5月大,双侧附件区均触及直径5-6cm囊性肿块,活动,无触痛。B超显示宫腔内充满民安分布的飞絮状光点,未测到胎体和胎盘回声。初步诊断是
A. 绒毛膜癌
B. 葡萄胎
C. 双侧卵巢肿瘤
D. 胎儿停止发育
E. 难免流产
正确答案 :B
解析:子宫明显大于孕周,飞絮状光点,落雪状都是是葡萄胎的题眼。囊性肿块考虑为黄化囊肿。
[单选题]早期梅毒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 林可霉素
B. 青霉素
C. 庆大霉素
D. 氯霉素
E. 红霉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潜伏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性梅毒)等。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治疗药物首选青霉素。故选B。
[单选题]首关消除最显著的给药途径是
A. 口服给药
B. 吸入给药
C. 皮下给药
D. 静脉给药
E. 舌下给药
正确答案 :A
解析:首关消除最常见的给药途径是口服给药。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于胆汁排泄的量大,则是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被称为首关消除。故本题选E。
[单选题]容易引起贫血的胃炎是
A.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窦萎缩为主
B.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体萎缩为主
C. 慢性非萎缩性全胃炎
D.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体为主
E.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为主
正确答案 :B
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发生了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再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前者表现为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分布,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这类胃炎相当于以往命名的B型胃炎。后者表现为萎缩改变主要位于胃体部,由自身免疫引起,这类型胃炎相当于以往命名的A型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种类很多,由不同病因所致,临床上较少见。A型萎缩性胃炎内因子分泌减少,故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导致恶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