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有关粒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描述错误的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19-09-04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有关粒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描述错误的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输血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有关粒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描述错误的是

A. GIFT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B. 间接法仅可用于检测粒细胞抗原
C. 需要分离出新鲜的粒细胞
D. 敏感性均优于GAT法
E. 常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新生儿的正常呼吸表现为( )

A. 以腹式呼吸为主
B. 以上都正确
C. 主要靠膈肌呼吸
D. 可有短暂的呼吸暂停
E. 浅表不规则呼吸

正确答案 :B

解析:由于新生儿的鼻腔、咽、气管、支气管均较狭小,胸部的肌肉尚不够发达,肺部弹力组织发育也不完全,因此,新生儿呼吸主要靠膈肌的升降,以腹式呼吸为主而胸廓运动较浅


[单选题]MCV↓、RDW↑,常见的疾病是

A. 轻型地中海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巨幼细胞性贫血
D. 缺铁性贫血
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下列病证,不宜使用解表剂治疗的是

A. 太阳中风
B. 疮疡初起见表证
C. 麻疹初起见表证
D. 风中经络
E. 太阳伤寒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方法是

A. 爪切进针法
B. 单手进针法
C. 提捏进针法
D. 舒张进针法
E. 夹持进针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进针方法:   1.单手进针法:只应用刺手将针刺入穴法的方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的深度。此法三指并用,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此外,还有用拇、食指夹持针体,巾指尖抵触穴位,拇、食指所夹持的针沿中指尖端迅速刺入,不施捻转。针入穴位后,中指即离开应针之穴,此时拇、食、中指可随意配合,施行补泻。 2.双手进针法:刺手与押手相互配合将针刺人穴位的方法。常用的双手进针法有以下4种: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人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人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即单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2~3分,对准腧穴的位置,将针迅速刺入腧穴,然后押手配合将针捻转刺入一定深度。 (3)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 以上各种进针方法在临床上应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针刺深浅和手法的要求灵活选用,以便于进针和减轻病人的疼痛。


[单选题]任脉的终点是在( )

A. 目眶下
B. 会阴
C. 口唇
D. 胞宫
E. 目内眦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

A. 产妇保健
B. 母婴保健
C. 胎儿保健
D. 孕妇保健
E. 产前诊断

正确答案 :E


[多选题]推拿手法中的补法应是( )

A. 作用时间较长
B. 刺激较强
C. 作用时间较短
D. 刺激较弱
E. 具有兴奋作用

正确答案 :ADE


[多选题]芦荟的主治病证是

A. 水肿臌胀
B. 癣疮
C. 烦躁惊痫
D. 热结便秘
E. 小儿疳积

正确答案 :BCDE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

A. 通因通用
B. 热因热用
C. 寒因寒用
D. 寒者热之
E. 塞因塞用

正确答案 :D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j423x.html
  • 下一篇:有关单克隆抗体粒细胞抗原捕获试验描述错误的是 有关粒细胞凝集实验描述错误的是下列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医师处方权的取得一般是经过新生儿,男,3天,不属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临床特征的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参考标准包括"内风"产生的机理是蝉蜕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