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常见的症状是( )
A. 3岁以下的患儿
B. 持续高热不退
C. 呼吸、心率增快
D. 高血压
E.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
2. [多选题]在小儿日常教育中要注意的原则是
A. 教育的一致性
B. 要以身作则
C. 以赞扬鼓励为主
D. 着重启蒙教育
E. 加强早期教育
3. [多选题]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感染管理科应制定和组织落实哪些有效的控制措施
A. 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
B. 对患者作适当治疗
C. 立即转院
D. 必要时隔离患者
E. 必要时暂停接收新患者
4. [多选题]佝偻病激期的表现有
A. 方颅
B. 肋骨串珠
C. "0"形腿
D. 肋膈沟
E. 碱性磷酸酶下降
5. [多选题]下列符合医院健康教育特点的是
A. 又称临床健康教育
B. 又称患者健康教育
C.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
D. 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E. 目的是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康复
6. [多选题]关于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叙述正确的是
A.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6个月~2岁多见
B. 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
C. 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
D. 可出现口炎、舌炎等
E. 年长儿有头晕、眼花、耳鸣等
7. [多选题]符合足月新生儿口腔解剖生理特点的有
A. 出生时已有舌乳头
B. 唇肌、咀嚼肌发育良好
C. 两颊脂肪垫发育良好
D. 口腔黏膜湿润
E. 唾液腺发育不完善
8. [多选题]用于解救氰化物中毒的特殊解毒剂有( )
A. 乙酰胺
B. 亚甲蓝
C. 青霉胺
D. 亚硝酸钠
E. 硫代硫酸钠
9. [多选题]婴幼儿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下列错误的呼吸频率是
A. 18~20次/分
B. 20~22次/分
C. 22~24次/分
D. 26~28次/分
E. 30~40次/分
10. [多选题]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A. 皮肤水肿
B. 高体温
C. 多器官功能损害
D. 皮肤僵硬
E. 脱水症状
1.正确答案 :BCD
解析:手足口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并发症状。神经系统方面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呼吸系统方面表现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循环系统方面,患儿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因此E选项错误。
2.正确答案 :ABC
解析:要注意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应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成为幼儿行为的表率,避免空洞的口头说教。以赞扬鼓励为主
3.正确答案 :ABDE
解析: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感染管理科应制定和组织应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对患者作适当治疗,必要时隔离患者,必要时暂停接收新患者等控制措施。不可让立即转院,这不符合规定。故选ABDE。
4.正确答案 :ABCD
解析: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但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1岁后,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样下肢畸形。
5.正确答案 :ABCE
解析:“促使职业人群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社会健康教育的特点,而不是医院健康教育特点,除此之外都是医院健康教育特点。故选ABCE。
6.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1)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6个月~2岁多见;2)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3)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4)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7.正确答案 :ABCE
解析: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唾液发育不足,分泌唾液较少,粘膜较干燥,易受损伤。因此D选项错误
8.正确答案 :BDE
解析:解毒剂氧化剂溶液(5%硫代硫酸钠或0.02%高锰酸钾)、亚硝酸异戊酯、亚硝酸钠、50%硫代硫酸钠、.4-二甲氨基苯酚(4-DMAP)和对氨基苯丙酮(PAPP)为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钴类化合物
9.正确答案 :ABCD
解析:婴幼儿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频率为30-40次/分,儿童18-20次/分,故选ABCD。
10.正确答案 :ACD
解析:(一)低体温 体核湿度(肛门内5Cm处温度)常降至<35℃ ,重症<30℃。低体温早期,棕色脂肪代偿产热良好时,腋温-肛温差值(腋-肛温差)为正值或0;重症、或病程长,能量贮备耗竭时,腋-肛温差变为负值。(二)硬肿 由皮脂硬化和水肿所形成,其特点为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有水肿者压之有轻度凹陷。硬肿发生顺序是: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硬肿范围可按: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计算。(三)多器官功能损害 早期常有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微循环障碍表现;严重时可呈现休克、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衰竭(MOF)表现。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g2434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