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疼痛副高医学高级职称专业知识在线题库(K5),更多疼痛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大量输血是指
A. 3小时内输入25%全身血容量
B. 24小时内输入75%全身血容量
C. 每分钟输血量大于100ml
D. 24小时内输入一倍或以上的全身血容量
E. 6小时内输入50%的全身血容量
2. [单选题]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A. 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
B. 为阳邪,其性轻扬,可致腠理开泄
C. 为阳邪,性炎上
D. 为阳邪,多夹湿致病
E. 为阳邪,性炎热
3. [单选题]焦虑症状在大多数慢性疾病患者中普遍存在()
A. 设计良好的焦虑问卷能代替耗时的面谈,提供足够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B. 伴随急性疼痛的焦虑症状常常在疼痛得到治疗后消失
C. 家庭暴力后普遍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D. 焦虑症状很少在疼痛得到治疗后消失
E. B和C
4. [单选题]下列特定穴中,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急性病痛的是( )
A. 原穴
B. 背俞穴
C. 八会穴
D. 八脉交会穴
E. 郄穴
5. [单选题]颈椎病手术的禁忌证不包括
A. 年龄大
B. 肝脏、心脏等重要脏器患有严重疾病
C. 颈椎病晚期四肢关节僵硬
D. 肌肉明显萎缩者
E. 皮肤感染急性期
6. [单选题]神经破坏疗法治疗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
A. 治疗过程中患者体位应保持绝对不动
B. 进行治疗前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
C. 治疗尽可能在X线或CT引导下进行
D. 进行治疗的医师应具备丰富经验
E. 治疗结束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7. [单选题]治疗血枯瘀阻带下过少方剂选用( )
A. 四物汤
B. 桃红四物汤
C. 小营煎加减
D. 血府逐瘀汤
E. 人参养荣汤
8. [多选题]三截肢者(双下肢,左上肢)在疼痛门诊进行检查和治疗幻肢痛时会出现疼痛感。这位患者的疼痛最可能是()
A. 间歇痛
B. 主要定位于在上肢多为手指或手掌,在下肢多为脚趾、脚、脚踝
C. 是刺痛,放射痛,或发麻的形式
D. 可表现为持续几分钟至1h的疼痛
9. [单选题]下列不是棘突间韧带注射的适应证的是
A. 棘突间韧带损伤
B. 强直性脊柱炎
C. 腰椎退行性关节炎
D. 低头棘间硬膜囊牵张痛
E. 脊神经后外侧支卡压综合征
10. [单选题]有关肾区疼痛,下列哪项不正确?( )
A. 间质性肾炎有肾区压痛
B. IgA肾病有肾区压痛
C. 肾盂积液有肾区叩痛
D. 肾盂肾炎有肾区叩痛
E. 肾动脉栓塞肾区有剧烈疼痛
11. [单选题]对于一部分患者,硬膜外镇痛会伴随着()
A. 更长的带管时间
B. 更短的ICU停留时间
C. 外科手术后呼吸衰竭
D. 若镇痛治疗在外科手术前开始,则术后镇痛效果不佳
E. 以上都不对
12. [单选题]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
A. 在透视或CT监测下缓慢注射,发现骨水泥随静脉迅速扩散。应立即停止
B. 选择合适的适应证
C. 穿刺针位于椎体前中部时,先注射造影剂
D. 骨水泥应在呈糊状时进行注射
E. 填充剂要完全充满椎体
13. [多选题]儿科CRPS患者特性包括()
A. CRPS更常见出现在女孩中
B. 下肢经常受影响
C. CRPS可能有遗传倾向
D. CRPS两班牙人更常见
14. [单选题]进行腰椎间盘造影术时,一侧疼痛较重时进针部位应该位于()
A. 身体同侧
B. 身体对侧
C. 哪侧疼痛没有区别
D. 通过MRI图像加以引导
E. 以上均错误
15. [单选题]黄疸病证治疗中,热重于湿应注意( )
A. 化湿护阳
B. 扶正固本
C. 清热护阴
D. 清热利湿
E. 清热养胃
16. [单选题]男性,50岁,腹胀呕吐已半年,多在午后发作,吐出隔夜食物,吐量较大,吐后舒服,由于长期呕吐除脱水外还会造成
A. 低氯、高钾性碱中毒
B. 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C. 低氯、高钾性酸中毒
D. 低氯、低钾性酸中毒
E. 低钾性酸中毒
17. [多选题]颈椎椎间孔注射并发症包括()
A. 小脑梗死
B. 脑梗死
C. 脊髓梗死
D.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18. [单选题]综合的住院慢性疼痛治疗项目宣传他们是CARF授权治疗中心。CARF是()
A. 活动以康复为重点的委员会
B. 中心能够更好地减轻疼痛的证明
C. 中心能够更好地使病人返回工作岗位的证明
D. 康复评审委员会
19. [多选题]下面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苯胺衍生物
B. 通过中枢介导引起镇痛
C. 它有外周作用机制
D. 它是一个选择性药物用于缓解轻到中度肌肉骨骼痛
20. [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胸段脊髓半横断伤临床表现的是
A. 同侧下肢精细触觉丧失
B. 同侧下肢本体觉丧失
C. 对侧下肢温度觉丧失
D. 同侧下肢痛觉丧失
E. 同侧下肢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