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重症医学中级职称真题部分答案(X3),更多重症医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引起低渗性失水的原因
A. 中暑
B. 肾小管性酸中毒
C. 胃肠道持续吸引
D. 排钠性利尿药过度使用
E.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2. [单选题]某患者血氧检查为: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为11.4ml/dl,氧分压100mmHg(13.3kPa),动静脉氧差3.5ml/dl,患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A. 慢性支气管炎
B.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 慢性贫血
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E.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3. [单选题]医务人员带菌率高并易造成医源性感染,最常见的病菌是
A. 痢疾杆菌
B. 结核杆菌
C. 葡萄球菌
D. 大肠埃希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4. [单选题]以下关于失水的诊断,错误的是
A. 高渗性失水血钠>145mmol/L
B. 高渗性失水尿比重增加
C. 失水伴血浆渗透压正常可诊断为等渗性失水
D. 低渗性失水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增高
E. 失水伴尿钠降低仅见于低渗性失水
5. [单选题]有关消化道出血的病理生理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失血量<500ml时,必然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B. 失血量<500ml时,血压可基本正常,脉搏正常或稍增快
C. 失血量500~1000ml,血压下降,脉搏>100/分钟
D. 失血量>1500ml,收缩压可<80mmHg,脉搏>120/分钟
E. 出血早期可能不伴有血红蛋白下降
6. [单选题]心包穿刺术抽液量第一次应为
A. 50~100ml
B. 100~200ml
C. 300~400ml
D. 400~500ml
E. 500~600ml
7. [单选题]心源性休克救治时关于患者体位最准确的是
A. 端坐位,双腿下垂
B. 端坐位,双腿上抬
C. 平卧位
D. 平卧位,腿部抬高30°
E. 左侧卧位
8. [单选题]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常见病因不包括
A. 胃、十二指肠溃疡
B.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
C. 急性胃黏膜糜烂
D. 慢性胃炎
E. 上消化道血管畸形
9. [单选题]下列关于谵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的意识混乱状态
B. 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改变是谵妄的临床特征
C. 意识清晰度下降或觉醒程度降低是诊断的关键
D. 情绪活跃型谵妄往往预后比情绪低沉型较差
E. 不适当的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可能会加重谵妄症状
10. [单选题]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
A. 窦性心律不齐
B. 窦性心动过缓
C. 窦性心动过速
D. 窦性静止
E. 窦房阻滞
11. [单选题]COPD急性加重时,缓解气促最主要的治疗是
A. 止咳
B. 祛痰
C. 解痉平喘
D. 体位引流
E. 呼吸锻炼
12. [单选题]一般认为在服毒后多少时间内洗胃有效( )
A. 1小时
B. 3小时
C. 6小时
D. 12小时
E. 24小时
13. [单选题]重症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日益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是其能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定量观察,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化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应用规范化操作可以带来很多益处,以下内容错误的是
A. 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B. 降低交叉感染
C. 缩短住院时间
D. 可能增加住院费用
E. 可改善预后
14. [单选题]女性,35岁。间断性胸闷不适2年,时有黑矇现象,近1周黑矇发作次数增多,伴晕厥一次来诊。休息时心电图正常,为进一步明确晕厥的原因,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 心脏电生理检查
B. 脑电图
C. 超声心动图
D. Holter
E. 脑CT
15. [单选题]不属于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是
A. Ⅱ
B. Ⅸ
C. Ⅹ
D. Ⅶ
E. Ⅲ
16. [单选题]下列均是高钾血症的表现,除外
A. 心电图早期T波高尖
B. 心电图QRS波群增宽
C. 四肢麻木软瘫
D. 心电图出现u波
E. 代谢性酸中毒
17. [单选题]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不同点在于
A. 慢性、阵发性、季节性发作史
B. 呼气性呼吸困难
C. 肺部听诊哮鸣音
D. 心脏无特殊体征
E. 咳粉红色泡沫痰
18. [单选题]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
A. 胸骨上中段之后
B. 心尖部
C. 心前区向颈咽部放射
D. 胸骨下段后
E. 剑突下
19. [单选题]下列关于ICU患者镇静与镇痛治疗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镇静与镇痛的治疗应同时进行
B. 应首先进行镇静治疗
C. 在祛除或减轻导致疼痛、焦虑和躁动的诱因之前,应尽可能首先给予镇痛
D. 镇静药物
E. 以上说法均不对
20. [单选题]以下重度支气管哮喘主要的治疗药物中,除外的是
A. 茶碱类
B. β受体激动药
C. 抗胆碱能类
D. 糖皮质激素
E. 抗过敏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