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应用大量环磷酰胺间歇静脉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作用是
A. 减轻心肌损害
B. 防止肾纤维化与肾功能恶化
C. 减轻血管炎性损害
D. 防止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E. 增加血小板,防止溶血
2. [单选题]5岁小儿按公式计算身高、体重及头围约是
A. 90cm、12kg、44cm
B. 95cm、14kg、46cm
C. 100cm、16kg、48cm
D. 105cm、18kg、50cm
E. 1 10cm、20kg、52cm
3. [单选题]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1g/d,血压应控制在
A. 120/70mmHg以下
B. 125/75mmHg以下
C. 130/80mmHg以下
D. 140/90mmHg以下
E. 140/85mmHg以下
4. [单选题]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我国病原微生物分类是
A. 二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E. 六类
5. [单选题](2012)明确诊断后,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 ABVD方案化疗
B. VDLP方案化疗
C. 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D. DA方案化疗
E. CHOP方案化疗
6. [单选题]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可能性最小的是
A. 性接触传播
B. 握手
C. 药瘾者共用针头
D. 孕妇分娩过程中传播给婴儿
E. 器官移植
7. [单选题]女,9岁。不规则发热4周,伴乏力、腹痛。查体:T37.8,P110次/分,R28次/分,精神尚好,面色略苍白,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界不大,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胸、腹部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Hb100g/L,血沉72mm/h,抗链"O"(+),C反应蛋白56mg/L。心电图示:P-R间期延长,ST段下移,T波低平。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败血症
B. 病毒性心肌炎
C. 风湿性心脏炎
D. 原发性肺结核
E. 贫血性心脏病
8. [单选题]男,36岁。不慎自3米高处坠落,昏迷15分钟后清醒,诉头痛、恶心、呕吐2次,非喷射性,神经系统检查尚无阳性体征发现。在随后的治疗观察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与颅内血肿无关的是
A. 呕吐次数增多
B. 瞳孔不等大
C. 异常剧烈的头痛
D. 尿量增多
E. 脉搏变慢、血压升高、呼吸变慢
9. [单选题]女,62岁。反复咳嗽、痰中带血伴低热1月余。查体:气管向左移位,左肺可闻及细湿啰音。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 结核抗体检测
B. 胸部X线片
C. 支气管镜
D. 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E. 结核菌素试验
10. [单选题]女性,60岁,因半年前患脑血栓后一直每日晨起服用阿司匹林,今晨觉上腹部烧灼样疼痛,伴有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咖啡样物约400ml,首选的检查是
A.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B. 胃酸测定
C. 上腹部B超
D. 急诊胃镜
E. 血清胃泌素测定
1.正确答案 :B
解析:活动程度较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加用环磷酰胺间歇静脉冲击治疗可防止肾纤维化与肾功能恶化,显著减少肾衰竭的发生,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减少复发以及激素的用量。因此选B。
2.正确答案 :D
解析:2~12岁:体重(kg)=年龄(岁)×2+8,2~12岁以后平均身长的公式为:身长(cm)=[年龄(岁)×7+75](cm)。
3.正确答案 :B
解析:慢性肾炎要积极控制高血压:(1)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1)尿蛋白≥1g/d,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2)尿蛋白<1g/d,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2)选择肾脏保护作用降压药物。1)高血压患者应限盐(<3g/d)。2)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患者可选用氢氯噻嗪12.5~50mg,每日1次或分次口服。3)肾素依赖性高血压则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5~20mg,每日1次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50~100mg,每日1次,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这两类降压药要防治高血钾,血肌酐大干350μmol/L的非透析治疗者不宜应用。4)其次也可选用β受体阻断剂如阿替洛尔12.5~25mg,每日2次。5)还可用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口服,及血管扩张剂如肼屈嗪10~25mg,每日3次。6)顽固性高血压可联合应用不同类型降压药。
4.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病原微生物分类的识记程度。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5.正确答案 :B
解析:VDLP方案的用药疗程 ,以快速诱导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 ,力争改善预后
6.正确答案 :B
解析: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HIV存在于感染者及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男性同性恋、异性恋及双性恋性行为均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性病和性传播疾病的流行可促进本病的传播。(2)注射途径传播:包括静脉吸毒或输入含有HIV的污染血液和血液制品。(3)母婴垂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可通过胎盘、分娩或产后哺乳传播给婴儿。(4)其他途径传播:如人工授精、器官移植及医务人员意外针刺等。目前无证据表明一般社交及生活接触传播本病。
7.正确答案 :C
解析: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发热、乏力、红细胞沉降率增快、抗链"O"阳性、C反应蛋白升高,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ECG示:P-R间期延长,ST段下移及T波低平,提示风湿性心脏炎。心脏炎是风湿热唯一的持续性器官损害,以心肌炎和心内膜炎多见。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前1~3周常有病毒感染症状,如发热、全身酸痛、咽痛、恶心、呕吐等,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有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
8.正确答案 :D
解析:颅内血肿患者可表现为头痛剧烈、恶心、呕吐次数增多。意识障碍加重,血肿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减慢等症状,故A、B、C、E均与颅内血肿有关,故本题应选D。
9.正确答案 :D
解析:咳嗽持续2周以上、咯血或痰中带血、午后低热、乏力、盗汗、月经不调或闭经,有结核接触史或肺外结核者应进行结核筛查,要进行痰抗酸杆菌和胸部X线检查。首选痰抗酸杆菌检查。故本题选D。
10.正确答案 :D
解析:该患者有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史,且今晨出现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呕咖啡样胃内容物400ml,因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抗炎药,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该患者考虑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5nd02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