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 )
A. 《黄帝内经》
B. 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书》
C. 《针灸甲乙经》
D. 《备急千金要方》
E. 《难经》
2. [单选题]最常见的外风证候是
A. 咳嗽,喉痒,鼻塞
B. 风疹,肤痒,麻木
C. 面浮,肢肿,少尿
D. 恶风,微热,汗出
E. 眩晕,抽搐,震颤
3. [单选题]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是
A. 上巨虚
B. 下巨虚
C. 条口
D. 梁丘
E. 足三里
4. [单选题]治疗舌强不语、吞咽困难常用下列哪个穴位
A. 承浆
B. 天突
C. 膻中
D. 神阙
E. 廉泉
5. [单选题]药物“七情”的含义是指
A. 喜、怒、忧、思、悲、恐、惊
B. 辛、甘、酸、苦、咸、淡、涩
C.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单行
D. 寒、热、温、凉、平、毒性
E. 以上均不是
6. [单选题]神识如蒙,少腹硬满,大便不通,苔垢腻,病机为( )
A. 热陷心包兼阳明腑实
B. 热与血结,蓄于下焦
C. 暑湿积滞,胶结肠道
D. 湿浊上蒙,泌别失职
E. 湿阻肠道,传导失司
7. [单选题]针灸治疗缺乳的主穴是
A. 少泽、乳根、膻中
B. 乳根、太冲、足三里
C. 乳根、内关、期门
D. 膻中、少泽、太冲
E. 肝俞、膻中、少泽
8. [单选题]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下列哪一项除外
A. 符合病人健康高于医学目的原则
B. 符合医学目的的原则
C. 符合知情同意的原则
D. 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E. 符合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9. [单选题]下列病证出现往来寒热,发有定时的是
A. 疟疾
B. 少阳病
C. 阳明病
D. 伤寒
E. 湿温
10. [单选题]咳嗽五日,痰黄而黏,咳时胸胁作痛,伴见面红目赤,烦热,咽喉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最宜诊断为
A. 痰热蕴肺证
B. 肺热炽盛证
C. 肝火犯肺证
D. 肺燥津亏证
E. 风热犯肺证
11. [单选题]素体表虚,复因外感,恶风汗出,发热脉浮缓,用药宜首选
A. 薄荷
B. 荆芥
C. 紫苏
D. 防风
E. 桂枝
12. [单选题]以下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的是
A. 头维
B. 上关
C. 本神
D. 迎香
E. 足五里
13. [单选题]医学道德评价的依据应是
A. 积极与消极、目的与方法的结合
B. 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结合
C. 有效与合理、形式与方法的统一
D. 动机与效果、方法与形式的统一
E. 目的与手段、效果与方法的结合
14. [单选题]针刺治疗胁痛的主穴包括
A. 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B. 期门、日月、肝俞、行间
C. 肝俞、膈俞、合谷、太冲
D. 期门、章门、内关、太冲
E. 大包、期门、支沟、蠡沟
15. [单选题]夏某,女,60岁。近5年来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平素倦怠乏力,面白无华,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理气止呕
B. 取穴主要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C. 主穴基础上可配脾俞、胃俞,但不用灸法
D. 基本针灸治疗处方是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
E. 若肠鸣明显,可在主穴基础上加脾俞、大肠俞
16. [单选题]痉病的主脉是
A. 浮紧脉
B. 紧而弦脉
C. 沉迟脉
D. 沉而细者
E. 浮数脉
17.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大钟穴的主治
A. 痴呆
B. 癃闭
C. 便秘
D. 发热
E. 咯血
18. [单选题]羚角钩藤汤与天麻钩藤饮二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A. 清热平肝息风
B. 滋阴增液舒筋
C. 滋阴潜阳息风
D. 清热活血止痛
E. 滋阴清热安神
19. [单选题]新加香薷饮组成中除香薷、银花、连翘外,还含有的药物是
A. 厚朴、白扁豆
B. 厚朴、薏苡仁
C. 厚朴、白蔻仁
D. 薄荷、白扁豆
E. 厚朴、鲜扁豆花
20. [单选题]以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A. 炙甘草汤
B. 酸枣仁汤
C. 甘麦大枣汤
D. 天王补心丹
E. 朱砂安神丸
1.正确答案 :A
2.正确答案 :D
3.正确答案 :E
解析:一、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
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本经脉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前正中线旁开四寸)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循行.png]
二、主治概要:本经主治胃肠病、神志病和头、面、眼、鼻、口、齿疾患,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1.承泣
定位 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 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操作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稍加按压,以防出血。
2.四白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 目赤痛痒、面痛、目翳等目疾;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面部病证;头痛、眩晕。
操作 直刺或微向上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眼球,不可过度提插捻转。
3.地仓
定位 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 口眼歪斜、流涎、唇缓不收、齿痛颊肿等局部病证。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
4.颊车
定位 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治 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眼歪斜等局部病证。
操作 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寸。可向地仓穴透刺。
5.下关
定位 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颔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 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耳聋、耳鸣、聤耳等耳部疾患。
操作 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折针。
6.头维
定位 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操作 平刺0.5~1寸。
7.人迎
定位 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之后。
主治 瘿气、瘰疬;咽喉肿痛;高血压;气喘。
操作 避开颈总动脉,直刺0.3~0.8寸。
8.粱门
定位 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等胃疾。
操作 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做大幅度提插。
9.天枢(大肠之募穴)
定位 脐中旁开2寸。
主治 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等肠胃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操作 直刺1~1.5寸。
10.水道
定位 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疾患;疝气;痛经、不孕等妇科疾患。
操作 直刺1~1.5寸。
11.归来
定位 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小腹痛、疝气;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疾患。
操作 直刺1~1.5寸。
1.伏兔
定位 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主治 下肢痿痹、腰痛、膝冷等腰及下肢病证。
操作 直刺1~2寸。
2.梁丘(郄穴)
定位 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 急性胃病;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乳痈、乳痛等乳疾。
操作 直刺1~1.2寸。
3.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等胃肠病证;下肢痿痹证;癫狂等心神病;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操作 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4.上巨虚(大肠下合穴)
定位 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主治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等胃肠病证;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2寸。
5.条口
定位 上巨虚穴下2寸。
主治 下肢痿痹,转筋;肩臂痛;脘腹疼痛。
操作 直刺1~1.5寸。
6.下巨虚(小肠下合穴)
定位 上巨虚穴下3寸。
主治 腹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下肢痿痹;乳痈。
操作 直刺1~1.5寸。
7.丰隆(络穴)
定位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主治 头痛、眩晕;癞狂;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1.5寸。
8.解溪(经穴)
定位 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 下肢痿痹、踝关节病、足下垂等下肢、踝关节疾患;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
操作 直刺0.5~1寸。
9.内庭(荥穴)
定位 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主治 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热病;吐酸、泄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
10.厉兑 (井穴)
定位 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 齿痛、鼻衄、咽喉肿痛等实热性五官病证;热病;多梦、癫狂等神志疾患。
操作 浅刺0.1寸。
4.正确答案 :E
解析:廉泉
定位 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主治 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喉痹等咽喉口舌病证。
操作 向舌根斜刺0.5~0.8寸。
5.正确答案 :C
解析:前人将单味药的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6.正确答案 :E
7.正确答案 :A
解析:治法 调理气血,疏通乳络。以足阳明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乳根 膻中 少泽
配穴 气血不足加脾俞、胃俞;肝气郁结加肝俞、太冲;食少便溏加中脘、足三里;失血过多加肝俞、膈俞;胸胁胀满加期门;胃脘胀满加中脘、内关。
操作 少泽点刺出血,其余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8.正确答案 :D
解析: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人体试验的道德准则
有利于医学和社会发展
维护受试者利益
受试者知情同意
严谨的科学态度
9.正确答案 :A
10.正确答案 :C
11.正确答案 :E
解析:桂枝
药性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应用
1.风寒感冒。
2.寒凝血滞诸痛证。
3.痰饮、蓄水证。
4.心悸。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应用
1.风寒感冒,巅顶疼痛。
2.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煎服,3~9g。
12.正确答案 :A
解析:头维
定位 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操作 平刺0.5~1寸。
13.正确答案 :B
解析:医德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医德标准,对他人或自己的医德行为所作的善恶判断。
两种类型:社会评价、自我评价
三个标准:疗效、科学、社会
三种评价方式:舆论、信念、习俗
14.正确答案 :A
解析:胁痛
【病因病机】
胁痛主要责之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本病以气滞、血瘀、湿热引起“不通则痛”者为实证,以精血不足所致“不荣则痛”者为虚证。若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失于条达,或跌仆闪挫,损伤胁络,瘀血停留;或外感湿热郁于少阳,枢机不利;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积湿生热,肝胆失其疏泄条达,经脉气机阻滞而发为胁痛。若久病体虚,劳欲过度,阴血亏损,脉络失养,亦可发为胁痛。
【辨证】
主症 胁痛多见于一侧。由于病因、病性、病程的不同,疼痛的性质亦不同。气滞多胀痛窜痛,瘀血多刺痛较剧。一般而言,初起疼痛较重,久之则胁肋部隐痛时发。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肝理气,通络止痛。以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期门 支沟 阳陵泉 足三里
配穴 肝气郁结加内关、太冲;气滞血瘀加膈俞、太冲;肝胆湿热加丰隆、侠溪;肝阴不足加肝俞、三阴交。
操作 虚证时足三里用补法,其余主穴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常规操作。局部穴可以仅取患侧,针期门用1~1.5寸毫针平刺或斜刺0.5~0.8寸。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肝、胆、脾、胃、肾、神门、胸。取患侧为主,毫针刺,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轻刺激,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埋揿针,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2)皮肤针 选局部阿是穴2~3个。用皮肤针轻轻叩刺,可加拔火罐。适用于气滞血瘀胁痛。
(3)穴位注射 选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每次选1~2穴,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ml,加维生素B↓121ml,每穴注射0.5~1ml;或注射于相应节段的夹脊穴,待有明显针感后,将针向上提再注入药液。
15.正确答案 :C
16.正确答案 :B
17.正确答案 :D
解析:大钟 络穴
定位 太溪穴下0.5寸稍后,当跟腱内缘处。
主治 ①痴呆;②癃闭,遗尿,便秘;③月经不调;④咯血,气喘;⑤腰脊强痛,足跟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18.正确答案 :A
解析:羚角钩藤汤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热盛于内,风从内生所致。治当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方中羚羊角清热解痉;风从内生,以钩藤平肝息风,助羚羊角息风止痉,共为君药。风盛于内,桑叶、菊花,疏散风热,使肝热从外疏散,共为臣药。热伤阴津,以生地黄凉血养阴,滋养筋脉;筋脉挛急,以白芍养阴补血,助生地黄生津养筋舒筋;痰阻经脉,以贝母、竹茹清热化痰通经;热扰心神,以茯神益气安神,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助白芍缓急柔筋,并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之效。
19.正确答案 :E
解析:香薷6克(二钱),银花9克(三钱),鲜扁豆花9克(三钱),厚朴6克(二钱),连翘6克(二钱)。
20.正确答案 :D
解析:天王补心丹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阴血亏虚,心神失养所致。治宜滋补心阴,养血安神。
方中生地黄清热滋阴养血,以治虚热,为君药。阴津不足,以天冬、麦冬清心养阴,以助生地黄养心阴;阴虚血热,以玄参凉血,助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共为臣药。五味子敛心气,安心神;酸枣仁补血安神;柏子仁滋阴安神;远志开窍安神;茯苓益气渗利安神;朱砂清热重镇安神;当归补血化阴;人参益气安神;丹参清热活血安神,共为佐药。桔梗宣畅气机,并载药上归于心,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滋补心阴,养血安神之效。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477l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