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推拿学正高高级职称实战模拟考试试题(AJ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12-29   [手机版]    

推拿学正高高级职称实战模拟考试试题(AJ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推拿学正高高级职称实战模拟考试试题(AJ3),更多推拿(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产后腹痛的成因有( )

A. 血虚内寒
B. 气血郁滞
C. 瘀血内结兼阳明里实
D. 阴阳俱虚
E. 瘀血内结


2. [多选题]据《素问·痹论》的内容,"着痹"的辨证依据是( )

A. 肢节酸痛
B. 肢节剧痛
C. 肢节重痛
D. 疼痛游走无定处
E. 重痛不移


3. [单选题]大头瘟多发生于

A. 冬季
B. 夏季
C. 春季
D. 冬春季
E. 夏秋季


4. [多选题]温病发热的热型主要有以下哪几种( )

A. 发热恶寒
B. 寒热往来
C. 壮热
D. 日晡潮热
E. 身热不扬


5.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骨将惫"具备下列症状( )

A. 转摇不能
B. 不能久立
C. 屈伸不能
D. 行则偻附
E. 行则振掉


6. [多选题]旋前圆肌综合征主要受压迫的神经是

A. 尺神经
B. 桡神经
C. 骨间后神
D. 骨间前神经
E. 正中神经


7. [多选题]按法的操作要求是

A.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
B. 用力要由轻到重
C. 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D. 用力要小,均匀深透
E.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来回移动


8. [单选题]患者素体欠佳,常喜热饮,因不慎受凉,腹痛如绞,时腹内肠鸣有声,偶见突起包块似有头足,伴呕吐不能饮食,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淡苔白脉沉紧,治用

A. 大乌头煎
B. 大建中汤
C. 乌头桂枝汤
D. 人参汤
E. 大黄附子汤


9. [多选题]"五邪中人,各有法度"中"五邪"是指( )

A. 雾露
B. 湿邪
C. 风寒
D. 痰瘀
E. 宿食


10. [多选题]推拿对伤筋的治疗原理可归纳为( )

A. 活血祛瘀
B. 舒筋通络
C. 理筋整复
D. 松解粘连
E. 理顺抚平


11. [多选题]温病治法中泄卫透表法分为以下哪几种( )

A. 疏风散热
B. 解表清暑
C. 宣表化湿
D. 轻清宣气
E. 疏卫润燥


12. [多选题]属于湿热类的温病有( )

A. 暑温
B. 伏暑
C. 暑湿
D. 湿温
E. 烂喉痧


13. [单选题]《百病始生》认为清湿之邪容易侵犯的人体部位是

A. 上
B. 下
C. 左
D. 右
E. 清窍


14. [多选题]下列哪些为作用于骨与关节手法的基本要求有

A. 稳
B. 狠
C. 巧
D. 准
E. 快


15. [多选题]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表现有( )

A. 肘外侧疼痛
B. 尺骨鹰嘴部位呈现圆形肿胀
C. 前臂旋转无力
D. 沿伸腕肌压痛
E. 上肢放射性疼痛


16. [多选题]关于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正确说法是

A. 大凡患者出现或发热、或汗出、或面红、或呃气与矢气,或头昏等表现时,说明推拿的总刺激量足矣
B. 在具体运用某一手法时,当局部产生热感或柔软之感,说明这一手法的刺激量足矣
C. 踩跷时一定嘱患者张口,以使任何时候体内胸腹的内压都与外界气压相通
D. 饭后最好在半小时以后开始踩跷
E. 踩跷时要求患者配合呼吸,医生应随患者呼气而踩踏,于吸气时跳起。


17. [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久视伤血
B. 久卧伤气
C. 久坐伤筋
D. 久立伤骨
E. 久行伤肉


18. [单选题]"不能久立,行则振掉"是哪一府将惫矣

A. 髓之府
B. 筋之府
C. 肾之府
D. 胸中之府
E. 命门


19. [多选题]苓桂术甘汤证临床表现是( )

A. 脐下动悸,吐涎沫而癫眩
B. 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C. 胸胁支满
D. 心下痞坚
E. 目眩


20. [多选题]《金匮要略》中用以攻逐饮邪的方剂是( )

A. 厚朴七物汤
B. 厚朴大黄汤
C. 十枣汤
D. 甘遂半夏汤
E. 己椒苈黄丸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2gz5yk.html
  • 下一篇:推拿学正高往年考试真题(AJ3) 舌红无苔,下列哪些脏腑是咳证的辨治重点?(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白头翁汤的适应证某男,面红,面色苍白,苔薄白,哪项是错误的据《素问·五藏别论》内容,六腑的病理特点是心、脾 小肠 膀胱 心、小肠# 肾、膀胱快# 稳# 巧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