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副高考试宝典超声医学技术(副高)考前点睛模拟题(M5),更多超声医学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余某,男,16岁,甲状旁腺腺瘤后,发现睾丸肿大疼痛,超声显示:睾丸轻度增大,中等回声,最可能是
A. 病毒性睾丸炎
B. 细菌性睾丸炎
C. 结核性附睾、睾丸炎
D. 非特异性睾丸炎
E. 单纯性睾丸肿大
2. [单选题]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安全性标准,下列哪项是关键性要求
A. 检出彩色的敏感性
B. 超声输出功率不大于规定值
C. 功能丰富
D. 可使用录像、热敏打印
E. 是全数字化技术
3. [单选题]利用超声方法进行测距的误差是 ( )
A. 50%
B. 20%
C. 3%
D. 0.5%
E. 没有误差
4. [单选题]肠梗阻的声像图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肠腔内大量气体可致肠管径及内容物显示困难
B. 肠管腔一定不同程度扩张
C. 肠管蠕动活跃,内容物不规则往返流动
D. 近段肠管扩张,远段肠管呈空虚状态或正常
E. 肠间有时可见游离性无回声液性暗区
5. [单选题]扇形扫查仪的缺点有下列哪几种 ( ) ①在所有平面上缺乏焦点变化性 ②缺乏探头操作灵活性 ③探头口径太小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关于应用高频探头,叙述正确的是
A. 可提供更高的分辨力
B. 可增大反射体的频移
C. 侧向分辨力提高,衰减降低
D. 穿透力增强
E. 聚焦能力增强
7. [单选题]超声波是超声过人耳听觉上限的声波,其频率大于( )
A. 2000Hz
B. 1000Hz
C. 10000Hz
D. 20000Hz
E. 2MHz
8. [单选题]人眼可区别多少级灰阶:
A. 16级左右
B. 32~64级
C. 64级以上
D. 256级以上
9. [单选题]超声显示正常胃壁五层结构的回声强弱排序是(从内至外)
A. 强→弱→强→弱→强
B. 强→弱→强→强→弱
C. 强→强→弱→弱→强
D. 弱→强→弱→强→强
E. 弱→强→强→弱→强
10. [单选题]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不包括
A. 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B. 心室内膜弥漫性不规则性增厚
C. 右心室增大、三尖瓣环扩张
D. 主动脉内径相对缩小
E. 左心功能减低
11. [单选题]关于旁瓣伪像,不正确的是 ( )
A. 旁瓣伪像由主声束以外的旁瓣反射造成
B. 节育器产生的彗星尾征属旁瓣伪像
C. 在结石两侧出现的“披纱征”属旁瓣伪像
D. 在肠气两侧出现的“狗耳征”属旁瓣伪像
E. 旁瓣伪像在一些低档超声存在较为明显
12. [单选题]帧频制约因素不包括
A. 脉冲重复频率(PRF)
B. 所需观察声像图的宽度
C. 所需观察声像图的深度
D. 多点聚焦的数目
E. 彩色多普勒取样框的大小
13. [单选题]膜后肿瘤的超声表现是
A. 越峰征阳性和肿瘤悬吊征阳性
B. 越峰征阳性和肿瘤悬吊征阴性
C. 越峰征阴性和肿瘤悬吊征阴性
D. 越峰征阴性和肿瘤悬吊征阳性
E. 肠管被推移至肿块周围
14. [单选题]为诊断心血管疾病,超声造影的给药途径 ( )
A. 口服
B. 从外周静脉注入
C. 经胃管灌入
D. 经颈静脉注入
E. 经直肠注入
15. [单选题]关于腹膜后淋巴管囊肿的超声特征,不正确的是
A. 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B. 可以分隔
C. 液体呈均匀的无回声
D. 囊壁较厚
E. 继发感染时,囊液可变得浑浊
16. [单选题]关于四肢血管的常见解剖位置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横切面扫查股总静脉位于股总动脉的外侧
B. 股浅静脉通常位于股浅动脉的浅方
C. 仰卧位腘窝处扫查腘静脉位于腘动脉的后方
D. 大隐静脉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外侧和大腿外侧上行
E. 小隐静脉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
17. [单选题]有关彩色混叠伪像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当被测血流速度达到Nyquist频率极限时出现混叠伪像
B. Nyquist频率极限是脉冲重复频率的1/2
C. Nyquist频率极限是血流速度能被检测的极限
D.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不会出现彩色信号混叠
E. 通过调节基线位置可测量超过Nyquist频率极限的血流速度
18. [单选题]多普勒频移:
A. 与血流速度成正比
B. 欲测高速血流应选较高发射频率
C. 在声强级高时较大
D. 取决于所用探头阵元数
19. [单选题]患者,男性,6年前因车祸脾切除,现无明显不适。超声检查见脾区有一边界清楚,类圆形结节,大小23mm×20mm,实质回声与脾脏相似。其可能的提示为
A. 炎性肿块
B. 瘢痕
C. 副脾
D. 陈旧性血肿
E. 胰尾肿瘤
20. [单选题]关于多普勒频移与探头发射频率,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无关
B. 两者成反比
C. 两者成正比
D. 前者与后者的二次方成正比
E. 前者与后者的二次方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