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呼吸内科医学职称正高备考考试试题(E8),更多呼吸内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符合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原则的有
A. 积极处理并发症
B. 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
C.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D. 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
E. 积极控制感染
2. [多选题]对存在发生DVT-PIE危险因素的病例应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主要方法是
A. 小剂量使用尿激酶
B. 扩张血管药
C. 使用加压弹力裤、下肢间歇序贯加压充气泵
D.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E. 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
3. [多选题]气胸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包括
A. 心肌收缩力降低
B. 回心血量减少
C. 心排量降低
D. 血压增高
E.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4. [多选题]恶性胸腔积液行胸膜固定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抗肿瘤药物行胸膜固定术的成功率最高
B. 对所有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均应给予胸膜固定术
C. 胸膜固定术的常见不良反应是胸痛和发热
D. 滑石粉作为硬化剂时少数患者可发生ARDS
E. 胸膜固定术主要通过杀灭胸膜腔内的肿瘤细胞而起到控制胸腔积液的目的
5. [多选题]妊娠恶阻的证型包括( )
A. 气血虚弱
B. 脾胃虚弱
C. 阴虚内热
D. 肝胃不和
E. 肾阳虚衰
6. [多选题]肺脓肿主要应与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A. 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B. 细菌性肺炎
C. 空洞型肺结核继发感染
D. 支气管肺癌
E. 肺囊肿继发感染
7. [多选题]关于硅沉着病,说法正确的是
A. 典型硅沉着病的X线表现是双侧上肺野出现不透明圆形阴影
B. 硅沉着病的发生可能同二氧化硅暴露的程度呈正相关
C. 硅沉着病最易并发肺结核
D. 硅沉着病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脱离粉尘暴露
E. 硅沉着病患者脱离粉尘暴露后,疾病就不再进展
8. [多选题]五苓散的药物组成是( )
A. 茯苓
B. 猪苓
C. 泽泻
D. 白术
E. 桂枝
9. [多选题]肺癌的病因复杂,肺癌病因包括
A. 吸烟
B. 石棉
C. 氡气
D. 长期缺乏维生素A、维甲类、β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锌、硒)等
E. 遗传因素
10. [单选题]用双手握住肢体远端,用力做缓缓的、连续不断的、小幅度的上下抖动,该法属比较轻松、柔和、舒畅的一种手法,称之为( )
A. 拍法
B. 击法
C. 摇法
D. 抖法
E. 踩跷法
11. [多选题]慢性肺脓肿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区别是前者常有
A. 急性发病史
B. 杵状指
C. 痰常有臭味
D. 痰结核菌阴性
E. 消瘦
12. [多选题]以下哪几项不是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 )
A. 呼吸中枢受抑制
B. 中枢神经系统对低氧血症和其他病理状态下引起的呼吸反馈控制不稳定
C. 呼气与吸气转换机制异常
D. 神经系统病变或肌肉疾患
E. 睡眠状态下上气道软组织、肌肉的可塌陷性增加
13. [单选题]引起"痛痹"的主要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14. [多选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应是
A. 肺总量增加
B. 时间肺活量减低
C. 残气量/肺总量比值增加
D. 最大通气量减少
E. 深吸气量增加
15. [多选题]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肺功能表现有
A.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B.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C.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
D. 肺内分流增加
E. 弥散功能障碍
16. [多选题]下列关于抗胆碱能药物在治疗COPD中作用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 M1受体位于副交感神经节,阻断这些受体可以缓解支气管痉挛作用
B. M2受体能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M2受体可增加乙酰胆碱释放,使支气管扩张效应减弱
C. M1/M3选择性拮抗剂为新的支气管扩张剂,用于COPD治疗,并不增加乙酰胆碱释放
D. 非选择性的抗胆碱能制剂同时阻断M1和M2受体
E. 应用选择性的毒蕈碱拮抗剂比非选择性的药物(异丙托溴铵)更有优越性
17. [多选题]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提示
A. 3岁以下小儿有新近感染的活动性结核病
B. 成人患有严重肺结核
C. 有结核菌感染
D. 接种过卡介苗
E. 成人患有活动性肺结核
18. [多选题]属于消食剂的是( )
A. 保和丸
B. 枳实导滞丸
C. 瓜蒂散
D. 温脾汤
E. 大黄牡丹皮汤
19. [多选题]慢性肺心病患者临床体征可表现为
A. 心间搏动弥散
B. 剑突下见心尖搏动
C. 三间瓣区触诊有收缩期震颤
D. 剑突下心音强于心尖部
E. 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20. [多选题]抗结核药物化学预防的对象有
A. 未经规范治疗的、非活动性肺结核的老年患者
B.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PPD近期阳转者
C. 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D. PPD阳性、强阳性的青少年并发结核超敏感症状者
E. PPD阳性、乙肝大三阳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