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主管广东省药学中级职称考试历年真题(N6),更多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的格式由以下哪些部门规定
A.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C.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E. 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 [单选题]有关药物吸收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舌下或直肠给药吸收少,起效慢
B. 药物从胃肠道吸收主要是被动转运
C. 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吸收增多
D. 药物吸收指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E. 皮肤给药除脂溶性高的药物外都不易吸收
3. [单选题]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
A. 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
B.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C. 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D. 干扰细菌DNA的合成
E.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4. [单选题]服用甲基多巴引起的便秘主要是因为
A. 药物减慢了排便活动
B. 大便中的水分被吸收
C. 药物导致大便干燥
D. 药物引起肠道所受的神经冲动减弱
E. 胃肠蠕动减慢
5. [单选题]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宜选用
A. 硝苯地平
B. 可乐定
C. 肼屈嗪
D. 利舍平
E. 胍乙啶
6. [单选题]依照《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应认定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是
A.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后,致人死亡的
B. 生产、销售假药,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C. 生产、销售假药,所标明的适应证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D. 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造成轻伤、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E. 生产、销售的有毒有害食品被食用后,致人严重残疾、十人以上轻伤的
7. [单选题]下列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物中,由于出现与吉非贝齐合用出现严重横纹肌溶解而导致死亡的病例,FDA宣布停止销售的药物是
A. 洛伐他汀
B. 辛伐他汀
C. 普伐他汀
D. 西立伐他汀
E. 阿托伐他汀
8. [单选题]主要用于控制疟疾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是
A. 青蒿素
B. 氯喹
C. 奎宁
D. 伯氨喹
E. 乙胺嘧啶
9. [单选题]下列关于大剂量碘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
B. 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
C. 用于甲亢术前准备
D. 用于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
E. 用于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10. [单选题]药事是指
A. 药事组织依法对药事活动施行的必要管理
B. 国家依法来立法,政府依法施行相关法律,药事组织依法施行相关管理措施
C. 与药品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使用相关的活动
D. 包括职业道德范畴的自律性管理
E. 宗旨是保证公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
11. [单选题]阿司匹林临床不用于
A. 腹痛
B. 解热镇痛
C. 抗炎抗风湿
D. 抗血栓
E. 治疗关节炎
12. [单选题]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可试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的尿蛋白指标为
A. 尿蛋白≤2.0 g/24 h
B. 尿蛋白≥2.0 g/24 h
C. 尿蛋白≤1.0 g/24 h
D. 尿蛋白≥1.0 g/24 h
E. 1.0 g/24 h≤尿蛋白≤2.0 g/24 h
13. [单选题]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骨髓炎应选用
A. 克林霉素
B. 万古霉素
C. 四环素
D. 红霉素
E. 氯霉素
14. [单选题]患者男,62岁,因房颤入院,用地高辛后心室率得到控制,并以0.5mg/d地高辛维持。因病人有心绞痛病史,为预防心绞痛而用一种抗心绞痛的药物,用药期间病人出现传导阻滞,你认为最可能是合并应用了哪种药物
A. 硝酸甘油
B. 硝苯地平
C. 维拉帕米
D. 硝酸异山梨酯
E. 美托洛尔
15. [单选题]对阿托品最敏感的组织是
A. 子宫平滑肌
B. 胆管、输尿管平滑肌
C. 支气管平滑肌
D. 痉挛状态的胃肠道平滑肌
E. 血管平滑肌
16.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平喘药是
A. 倍氯米松
B. 布地奈德
C. 扎鲁司特
D. 沙美特罗替卡松
E. 丙酸氟替卡松
17. [单选题]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不含
A. 改变受体特性
B. 直接与受体结合
C. 影响递质与受体结合
D. 影响递质转化
E. 影响递质贮存与释放
18. [单选题]每张处方对患者和药品的限制要求是
A. 一名患者、五种药品
B. 一名患者、多种药品
C. 二名患者、中成药和西药
D. 一名患者、三种药品
19. [单选题]与避免细菌耐药性无关的是
A. 选用最新的抗菌药
B. 合理选用抗菌药
C. 给予足够的剂量和疗程
D. 必要时联合用药
E. 有计划地轮换供药
20. [单选题]《计量法》的立法宗旨不包括
A. 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B. 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C. 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D.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E. 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