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副高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副高卫生职称智能在线题库(I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05   [手机版]    

医学副高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副高卫生职称智能在线题库(I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副高考试宝典中医肛肠副高卫生职称智能在线题库(I6),更多中医肛肠(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伴有突眼的毒性甲状腺肿的患者,术后突眼的情况可能

A. 退回到接近正常
B. 保持不变
C. 发展缓慢
D. 迅速发展到角膜溃疡或失明
E. 上述的任何一种


2. [单选题]治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者,最宜选用

A. 苍术
B. 苏叶
C. 青蒿
D. 藿香
E. 草果


3. [多选题]雷公藤的功效有

A. 祛风除湿
B. 活血通络
C. 消肿止痛
D. 杀虫解毒
E. 除湿和胃


4. [单选题]对"牡痔"的治法记载有"系以小绳,剖以刀",这是何种疗法:

A. 结扎切除法
B. 割治法
C. 枯痔法
D. 结扎法
E. 挂线法


5. [多选题]阿胶的适应证是

A. 血虚诸证
B. 热病伤阴之心烦失眠
C. 出血证
D. 阴虚风动
E. 肺阴虚燥咳


6. [单选题]偶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或负重时肛内肿物脱出,需用手还纳,肛门镜检:齿状线上方黏膜隆起、充血、表面多有纤维化。可诊断为( )

A. 内痔Ⅰ期
B. 内痔Ⅱ期
C. 内痔Ⅲ期
D. 内痔Ⅳ期
E. 混合痔


7. [多选题]虚风内动的表现是( )

A. 神疲消瘦
B. 手足蠕动或瘛瘲
C. 口角震颤
D. 低热颧红、五心烦热
E. 角弓反张


8. [多选题]《金匮要略》指出阳毒为病,其临床表现是( )

A. 咽喉痛
B. 唾脓血
C. 面目青
D. 身痛如被杖
E. 面赤斑斑如锦纹


9. [多选题]莱菔子治咳喘痰多、胸闷兼食少,是取其什么功效

A. 清化热痰
B. 健脾开胃
C. 消食化积
D.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E. 燥湿化痰


10. [单选题]《痹论》痹病痛久的原因是

A. 入脏伤正
B. 留于皮肤间
C. 留连筋骨间
D. 入腑伤气
E. 以上均不是


11. [单选题]继发性腹膜炎时,腹痛的特点是

A. 阵发性腹痛,逐渐加重
B. 进食后疼痛能缓解
C. 持续性全腹痛,原发部位显著
D. 发热后持续腹痛
E. 阵发性腹痛,能自行缓解


12. [多选题]桂枝除用于风寒感冒外,还可用于

A. 寒凝血滞诸痛
B. 痰饮、蓄水证
C. 心悸
D. 脾胃气滞胃寒呕吐
E. 风寒咳嗽


13. [多选题]伏暑邪在气分,其症可见( )

A. 寒热似疟
B. 脉洪数
C. 胸腹灼热
D. 口渴心烦
E. 汗多


14. [单选题]据《素问·热论》的内容,有关热病论述错误的是

A.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B. 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C.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D.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E. 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15. [单选题]《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

A. 清热
B. 散寒
C. 养阴
D. 补阳
E. 以上均不是


16. [单选题]外用攻毒杀虫敛疮,内服逐水通便的药物是:

A. 雄黄
B. 硫黄
C. 白矾
D. 轻粉
E. 砒石


17. [单选题]血栓外痔临床症状常见( )

A. 便血
B. 脱出
C. 疼痛
D. 瘙痒
E. 分泌物


18. [多选题]下列汤证中,与三焦病变关系较大的有( )

A. 小柴胡汤证
B. 大柴胡汤证
C.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D.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E. 柴胡加芒硝汤证


19. [单选题]黄疸,湿重于热者治用

A. 栀子大黄汤
B. 硝石矾石散
C. 茵陈五苓散
D. 茵陈蒿汤
E. 大黄硝石汤


20. [多选题]用芦荟治疗小儿虫积腹痛,是取其什么功效

A. 软坚泻下
B. 清热
C. 杀虫
D. 逐水
E. 疗疳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yooyrg.html
  • 下一篇:中医肛肠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基础知识考试试题(I6) 赤芍的主治证是《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及的伏邪为病,具体有( )内痔常伴有的症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患者男性,色鲜红无疼痛,便时肛门内无肿物脱出。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呕吐、哕、下利病三病证,导致内热的原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