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2024烧伤外科学主治考前模拟题(R7),更多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2岁小儿,头,颈,会阴度双下肢烧伤,烧伤面积为( )。
A. 41%
B. 38%
C. 36%
D. 56%
E. 48%
2. [单选题]有关肿瘤的概念,下列错误的是
A. 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B. 肿瘤一旦形成后,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
C. 肿瘤不受机体生理调节正常生长
D.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采用生物学手段有效控制生长
E. 肿瘤可分为良性与恶性
3. [单选题]关于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下列错误的是
A. 可见毛细血管与小血管壁有粒细胞浸润
B. 可见毛细血管与小血管壁有血栓形成
C. 可见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D. 可见弥漫的向心性动脉内膜增厚
E. 可见实质内明显出血、水肿及大片出血性坏死
4. [单选题]高血压患者的术前准备,以下正确的是
A. 凡舒张压持续超过100mmHg,均给抗高血压药治疗
B. 对舒张压超过110mmHg,抗高血压药治疗必须延续到手术日晨
C. 长期用抗高血压药治疗,如血压稳定,术前3天可以停药
D. 高血压并存心肌缺血者,择期手术应列为禁忌
E. 单纯慢性高血压患者,对麻醉的耐受力较差
5. [单选题]按临床分类,轻度吸入性损伤是指( )。
A. 伤及细支气管
B. 伤及咽部以上
C. 伤及肺泡
D. 伤及气管以上
E. 伤及喉部以上
6. [单选题]关于麻醉前用药,下列正确的是
A. 催眠剂量的巴比妥类药可产生遗忘和镇静作用
B. 哌替啶有时可出现"遗忘"呼吸现象
C. 地西泮可产生解除恐惧、引导睡眠和遗忘作用
D. 阿托品不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E. 东莨菪碱不产生镇静和遗忘作用
7. [单选题]麻醉学专业的任务及范畴是
A. 临床麻醉
B. 急救和复苏
C. 重症监测治疗
D. 疼痛治疗及其机制研究
E. 以上都是
8. [单选题]下列浅Ⅱ度烧伤伤及的组织学层次,正确的是
A. 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
B. 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
C. 表皮角质层+透明层
D. 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生发层
E. 表皮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生发层+真皮乳头层
9. [单选题]关于高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的叙述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 口渴
B. 尿少
C. 尿比重低
D. 皮肤弹性差
E. 神经系统表现
10. [单选题]何种原因引起的Ⅱ度烧伤,通常不会出现水疱( )
A. 沸水
B. 火焰
C. 钢水
D. 电火花
E. 强酸
11. [单选题]下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特点中,错误的是( )。
A. 出生后腹膜鞘状突未闭
B. 腹股沟区解剖结构薄弱、腹肌松弛是疝发生的主要原因
C. 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疝囊高位结扎术
D. 发生率最高的是腹股沟斜疝
E. 部分可采取保守治疗治愈
12. [单选题]有关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下列不正确的是
A. 一般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质地柔软而有弹性,有压缩性,体位试验阳性
B. 四肢、躯干及面颈部均可发生,范围广泛的常可累及骨骼及肌肉,甚至关节腔
C. 手术前可通过血管造影确定手术范围
D. 可通过局部注射硬化剂来治疗
E. 随年龄增长,可逐步缩小,甚至消退
13. [单选题]有关磺胺嘧啶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局部抗菌药物
B. 在焦痂下组织中能达到有效抗菌深度
C. 适用于清洁创面
D. 适用于细菌局限于表面的感染创面
E. 治疗效果与开始用药时间有关
14.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15. [单选题]化学毒剂合并创伤时,对伤情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休克发生率高
B. 出血少
C. 愈合延迟
D. 预后不良
E. 病情加重
16. [单选题]男性右腹沟疝多见的原因是
A. 未闭的鞘状突为一条细小管道
B. 鞘状突下段闭锁而上段未闭
C. 鞘状突两段闭锁而中段不闭
D. 右侧睾丸下降迟于左侧
E. 腹内斜肌弓状下缘发育不全或位置偏高
17. [单选题]大量输血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中,一般不会发生
A. 酸中毒
B. 高血钾
C. 低体温
D. 凝血异常
E. 低血钙
18. [单选题]甲亢患者经术前准备应将基础代谢率调整至
A. +10%以下
B. +15%以下
C. +20%以下
D. +30%以下
E. +35%以下
19. [单选题]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哪项检查不合适
A. B超
B. PTC
C. ERCP
D. 胆道造影
E. CT
20. [单选题]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低血容量休克
B.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C. 应激性溃疡
D. 败血症
E.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