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考试宝典2024肾内科医学副高职称免费考试试题下载(Q6),更多肾内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属于平息内风的方剂是( )
A. 消风散
B. 大秦艽汤
C. 镇肝熄风汤
D. 天麻钩藤饮
E. 大定风珠
2. [多选题]关于低血钾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发病机制,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
A. 由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引起
B. 管腔与管周液间无法形成高H+梯度
C. 肾小管上皮细胞H+泵衰竭
D. 肾小管上皮细胞通透性异常使泌入腔内的H+主动扩散至管周液
E. 以上都不是
3. [单选题]关于Fanconi综合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为近端肾小管复合性功能障碍
B. 儿童多为遗传所致
C. 成人多为后天获得性疾病
D. A、B、C均正确
E. A、B、C均不正确
4.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反复出现低热,腰酸,夜间尿频已5年。近几月来伴轻度眼睑水肿。血压20/13.3kPa(150/100mmHg),尿蛋白(+),红细胞1~3/HP,白细胞5~10/HP,偶见白细胞管型。尿白细胞计数>40万/h,FDP(-),血红蛋白8g/dl。ESR50mm/h,血肌酐2mg/dl,尿素氮20mg/dl,静脉肾盂造影示肾盏边缘不规则,杯口变钝。最可能的诊断 ( )
A. 慢性肾炎普通型
B. 慢性肾炎高血压型
C.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D. 慢性肾盂肾炎
E. 肾结核
5. [多选题]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 )
A. 寒热平调
B. 散结除痞
C. 和解少阳
D. 疏肝解郁
E. 透邪解郁
6. [多选题]津液的功能包括( )
A. 滋润濡养作用
B. 化生血液
C. 化生肾精
D.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E. 排泄代谢产物
7. [单选题]关于足三里,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是治疗消化系疾病的重要穴位
B. 可治下肢痿痹病
C. 是胃经的下荥穴
D. 有强身壮体作用
E. 可治疗乳痈、肠痈等外科病证
8. [单选题]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因素是( )
A. 心肺脾功能障碍
B. 肺脾肝功能障碍
C. 脾肝肾功能障碍
D. 肝肾心功能障碍
E. 肺脾肾功能障碍
9. [单选题]血压不高、尿量正常、无水肿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代偿期患者,最合适的饮食应是
A. 低盐饮食
B. 低蛋白饮食
C. 限制摄水量
D. 普通饮食
E. 鼓励吃含植物蛋白的食物,严格限制含动物蛋白的食物
10. [单选题]系统性红斑狼疮基本病理变化是
A. 结缔组织的纤维蛋白变性
B. 结缔组织的基质发生黏液性水肿
C. 坏死性血管炎
D. "洋葱皮样"病变
E. 以上均是
11. [多选题]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点包括
A. QRs波群呈室上性,房室传导比例2:1~4:1或5:1以上,2:1为常见,1:1为罕见
B. 频率250~350/min
C. P波消失,f波代替
D. 心律绝对整齐
E. P波消失,F波代替,频率250~350/min,若频率>300/min,称不纯性心房扑动
12. [单选题]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特征性病理表现为
A. 寡免疫复合物性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
B.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D. 膜性肾病
E. 局灶性肾小球硬化
13. [单选题]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A. 高钠血症
B. 低钠血症
C. 高钾血症
D. 低钾血症
E. 高钙血症
14. [单选题]糖皮质激素长期维持的最小有效剂量为
A. 15mg/天,维持治疗半年左右
B. 25mg/天,维持治疗2个月左右
C. 5mg/天,维持治疗半年左右
D. 20mg/天,维持治疗4个月左右
E. 10mg/天,维持治疗半年左右
15.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喘证治疗原则的是( )
A. 宣肺散寒
B. 健脾益气
C. 宣肺泄热
D. 补益肺气
E. 补肾纳气
16. [单选题]下述哪项不是急进性肾炎的临床特点
A. 急性肾炎综合征
B. 常有高血压
C. 常出现少尿与急剧肾功能恶化
D. 可有咯血和肺部病变
E. 单纯糖皮质激素疗效好
17. [多选题]安宫牛黄丸的功用是( )
A. 清热解毒
B. 开窍安神
C. 滋阴降火
D. 解表清热
E. 芳香开窍
18. [单选题]十年内IgA肾病患者进入尿毒症的比例为
A. 10%~20%
B. 15%~30%
C. 10%~30%
D. 20%~40%
E. 10%~15%
19. [多选题]气流阻力和顺应性可影响吸入气体的分布,可降低肺顺应性的有
A. 间质性肺炎
B. 肺水肿
C. 肺纤维化
D. 肺气肿
E. 肺淤血
20.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风湿性疾病关节、脊柱X线摄片检查的目的 ( )
A. 各种关节炎的诊断、鉴别诊断
B. 疾病严重性分期
C. 治疗效果的判断
D. 随访病情演变
E. 发现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