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耳鼻咽喉科(中级)真题部分答案(S3),更多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全组鼻旁窦炎伴复发、多发性鼻息肉属于
A. Ⅰ型Ⅱ期
B. Ⅱ型Ⅰ期
C. Ⅱ型Ⅱ期
D. Ⅱ型Ⅲ期
E. Ⅲ型
2. [单选题]治疗外耳道耵聍腺肿瘤首选
A. 放射治疗
B. 化学治疗
C. 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D. 手术治疗
E. 根据病理分化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3. [单选题]环甲关节前脱位
A. 声带位于轻外展位,发音时稍可内收
B. 双声带松弛,发音时声门呈梭形
C. 声带固定于近内收位,吸气时声门呈弓形
D. 杓状软骨区充血肿胀,发音时声门呈三角形
E. 声门裂呈斜位,杓状软骨患侧移位
4. [单选题]6~12岁的儿童检查可用
A. 内径3.5~4.0mm的支气管镜
B. 内径4.0~4.5mm的支气管镜
C. 内径5.0mm的支气管镜
D. 内径5.0~7.0mm的支气管镜
E. 内径7.0~9.0mm的支气管镜
5. [单选题]患者,男,49岁,鸽子饲养员,左侧鼻塞,流血脓涕鼻腔,视力减退半月,既往有糖尿病史,检查左鼻腔内有坏死和结痂,CT示鼻腔外侧壁骨质破坏,病变黏膜组织活检见小动脉有血栓形成,未发现肿瘤细胞,黏膜表面可见分叉形菌丝。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变态反应型曲霉菌病
B. 侵袭型曲霉菌病
C. 鼻腔恶性淋巴瘤
D. 鼻腔鳞状细胞癌
E. Wegener肉芽肿
6.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E. 7个
7. [单选题]迷路炎按病变范围及病理变化可分为
A. 1型
B. 2型
C. 3型
D. 4型
E. 5型
8. [单选题]误饮盐酸后,能导致食管穿孔的处置是
A. 服用氧化镁乳剂
B. 应用糖皮质激素
C. 气管切开
D. 服用橘汁、柠檬汁
E. 服用苏打水
9. [单选题]对耳麻风诊断有重要意义的体征是
A. 耳郭皮肤结节,瘤样
B. 耳垂增大
C. 耳郭皮肤溃疡、瘢痕、皱缩、缺损
D. 面肌痉挛、面瘫
E. 耳大神经粗大、压痛
10. [单选题]不是耳源性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脓液引流不畅
B. 患者抵抗力下降
C. 中耳炎骨质破坏严重
D. 乳突气化不良
E. 致病菌毒力强
11. [单选题]喉异物
A. 可有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及异常呼吸音。可有窒息。听诊可有撞击音或拍击音,或哮喘样喘鸣,在喉部或气管触诊可有震动感
B. 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胸廓扩张受限,语颤减弱,叩诊有浊音
C. 反射性喉痉挛引起吸气性呼吸困难及刺激性剧咳。可有咽下疼痛或咽下困难。也可发生窒息。
D. 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幼儿或异物较大时可有呼吸道症状
E. 不可能出现三凹征
12. [单选题]咽壁包括哪几层,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 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B. 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层、肌层
C. 黏膜层、纤维层、肌层、外膜层
D. 黏膜层、纤维层、肌层、浆膜层
E. 黏膜层、固有层、肌层、外膜层
13. [单选题]可竞争性结合血管瘤内的雌二醇受体,抑制血管瘤生长的是
A. 放射治疗
B. 手术治疗
C. 口服泼尼松
D. 激光治疗
E. 静脉应用化疗药物
14. [单选题]患者男,60岁,涕中带血伴有耳鸣及听力减退,可能的诊断是
A. 分泌性中耳炎
B. 鼻中隔偏曲
C. 鼻咽纤维血管瘤
D. 梅尼埃病
E. 鼻咽癌
15. [单选题]患儿,8岁,咽痛1天伴畏寒,高热,头痛,全身无力,左耳疼痛。检查:咽黏膜弥漫性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明显,隐窝处有黄白色分泌物,T39.4℃,血象白细胞1.2万/ml,应诊断为
A. 急性咽炎
B. 急性中耳炎
C. 樊尚咽峡炎
D. 猩红热
E. 急性扁桃体炎
16. [单选题]影响上呼吸道职业病的发病因素除个人内在因素、个人卫生知识、现场条件、工龄长短外,与之有关的主要是
A. 高、低温
B. 高、低气压
C.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物质
D. 有害的化学物质
E. 有害的细菌
17. [单选题]在口咽检查时应观察扁桃体 ( )
A. 有无充血、溃疡或新生物
B. 有无下塌或裂开,双侧运动是否对称
C. 是否过长、分叉
D. 有无淋巴滤泡增生、肿胀和隆起
E. 形态、有无瘢痕、隐窝口有无脓栓或干酪样物
18. [单选题]不能维持正常呼吸运动的是
A. 胸廓开放性损伤
B.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 小儿急性喉支气管炎
D. 重度贫血
E. 以上均是
19. [单选题]不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症状是
A. 耳痛
B. 面瘫
C. 听力减退及耳鸣
D. 流脓
E. 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倦怠、纳差等
20. [单选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致病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肺炎双球菌
C. 革兰阴性杆菌
D. 厌氧菌
E. 两者以上细菌混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