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最常见病因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02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最常见病因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化学检验(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最常见病因是

A. 严重感染
B. 创伤
C. 溶血性贫血
D. 过敏
E. 术后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下列细菌感染易出现内毒素血症的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痢疾志贺菌
C. 变形杆菌
D. 大肠埃希菌
E. 铜绿假单胞菌

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志贺菌属致病机制。志贺菌属各菌株均有强烈的内毒素,由于内毒素的释放一方面可引起肠黏膜细胞坏死、脱落和溃疡,引起典型脓血便;另一方面可引起内毒素血症,导致发热、意识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


[单选题]以下关于ELISPOT检测细胞因子说法错误的是

A. ELISPOT优于传统ELISA检测方法
B. 定性检测细胞因子分泌细胞
C. 选择的特异性抗体应该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低内毒素的特性
D. 选用的细胞激活物必须不影响细胞的分泌功能
E. 具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ELISPOT应用于细胞因子分泌细胞的定量测定。


[单选题]经沙氏培养基培养后,以下哪项不是絮状表皮癣菌的特点

A. 菌落初为白色鹅毛状,以后转变为黄色粉末状
B. 镜下可见球拍状菌丝
C. 镜下可见卵圆形或巨大棒状薄壁大分生孢子
D. 无厚壁孢子
E. 无小分生孢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絮状表皮癣菌在沙氏培养基上培养后,菌落初为白色鹅毛状,以后转变为黄色粉末状,镜下可见球拍状菌丝、卵圆形或巨大棒状薄壁大分生孢子,无小分生孢子,在陈旧培养物中可见厚壁孢子。


[单选题]质粒是

A. 单链闭合环状DNA
B. 双链闭合环状DNA
C. 双链线状DNA
D. 单链环性RNA
E. 单链线性RNA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贫血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地中海性贫血
D. 巨幼细胞性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 :A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vlnkr4.html
  • 下一篇:浓缩血小板在20~24℃的温度下,保存期为 下列疾病易导致髓外造血的是衰老红细胞的破坏主要在对疑为膀胱原位癌的患者,留取尿液标本最好的方法是患者男性,55岁,B超发现肝脏有占位性病变,患者既往有30余年的乙型肝炎病史,甲胎蛋白:600μg/L。该患者最可能的诊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