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题库大全(H9)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29   [手机版]    

2024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题库大全(H9)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卫生高级职称(副高)题库大全(H9),更多中医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湿温好发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长夏
D. 秋季
E. 冬季


2. [单选题]“女子之胞,子宫是也”,语出(  )。

A. 张子和
B. 刘河间
C. 李东垣
D. 朱丹溪
E. 张景岳


3. [单选题]固经丸的主治病证是

A. 湿热下注之崩漏
B. 冲脉不固之崩漏
C. 脾阳不足之崩漏
D. 阴虚血热之崩漏
E. 肝肾不足之崩漏


4. [单选题]以下项目中不属喘的特征者为

A. 呼吸困难
B. 鼻翼煽动
C. 张口抬肩
D. 难以平卧
E. 喉中痰鸣


5.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已人工堕胎5次,现又停经47天,阴道出血,量少,色淡黯,质稀,腰酸腿软,小便频数,中医辨证为(  )。

A. 气虚
B. 肾虚
C. 血虚
D. 血热
E. 气滞


6. [单选题]下列各药,善治胸痹的是

A. 薤白
B. 柿蒂
C. 川楝子
D. 荔枝核
E. 大腹皮


7. [单选题]症见身灼热,躁扰不安,斑色紫赤,稠密成片,舌深绛,脉数,用下列哪组药治疗最合适

A. 犀角、生地、赤芍、丹皮
B. 犀角、玄参、生地、石膏、知母
C. 羚羊角、玄参、钩藤、桑叶、菊花
D. 犀角、丹皮、白芍、生地、阿胶
E. 青蒿、鳖甲、生地、丹皮、知母


8. [单选题]久病体弱的癥瘕患者,其治法是

A. 破瘀散结
B. 理气行滞
C. 先攻后补
D. 攻补兼施
E. 先补后攻


9. [单选题]濡脉与弱脉的主要区别是

A. 脉位浮与沉
B. 脉率快与慢
C. 脉形粗与细
D. 力度强与弱
E. 脉律是否齐整


10. [单选题]温病灼热躁扰,口渴,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衄血,舌绛苔焦,病机为

A. 邪入血分,热盛动血
B. 邪入血分,热与血结
C. 热盛动血,毒热灼阴
D. 热毒炽盛,气血两燔
E. 热毒炽盛,气阴两虚


11. [单选题]《温病条辨》中提出,太阴温病发汗而汗不出者,如发斑者,治当用

A. 白虎汤
B. 清宫汤
C. 化斑汤
D. 至宝丹
E. 紫雪丹


12. [单选题]肾虚转胞的治法是

A. 补脾益肾
B. 温肾补阳,化气行水
C. 补中益气举胎
D. 补气健脾,化气行水
E. 温阳化气行水


13. [单选题]利气,且善散“皮里膜外之痰”的药物是

A. 半夏
B. 白芥子
C. 禹白附
D. 皂荚
E. 天南星


14. [单选题]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

A. 附子汤
B.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C. 桂枝加附子汤
D. 桂枝人参汤
E. 四逆汤


15. [单选题]下列何项不属询问带下的内容

A. 量的多少
B. 天数
C. 颜色
D. 质的稀稠
E. 气味


16. [单选题]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

A. 麻黄、杏仁、芍药、干姜、桔梗、陈皮、炙甘草
B. 麻黄、杏仁、葛根、桂枝、茯苓、大枣、炙甘草
C. 桂枝、麻黄、芍药、干姜、五味子、半夏、细辛、炙甘草
D. 桂枝、葛根、麻黄、生姜、桔梗、大枣、炙甘草
E. 桂枝、芍药、麻黄、葛根、五味子、生姜、人参、半夏


17. [单选题]茵陈蒿汤的功用是

A. 润燥通便
B. 清热通便
C. 和胃退黄
D. 清热利湿退黄
E. 清泄实热


18. [多选题]远志的功效是

A. 宁心安神
B. 收敛止汗
C. 消散痈肿
D. 纳气定喘
E. 祛痰平喘


19. [单选题]大蓟的功效既能凉血止血,又能

A. 解毒排脓
B. 解毒消痈
C. 化痰止咳
D. 清热利尿
E. 安胎解毒


20. [单选题]小柴胡与大柴胡汤组成中共有的药物是

A. 半夏、人参
B. 生姜、芍药
C. 黄芩、大枣
D. 柴胡、甘草
E. 黄芩、枳实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vln974.html
  • 下一篇:2024中医妇科卫生副高优质考试试题(H9) 其主病是患者,女,38岁。素体较弱,受凉感冒后,出现身热不高,恶风,手足温温发热,口干渴,项强连颈,脉弦。临床最佳的治疗方剂是"十二经筋"中足三阴经筋阴阜 骨盆 耻骨联合# 骨产道 产门神志病# 胃肠病 咽喉病 前阴病 胸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