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妇产科医学副高职称考前点睛模拟题(E7),更多妇产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血清总胆固醇增高见于
A. 肝硬化
B. 溶血性贫血
C. 肾病综合征
D. 恶性肿瘤
E. 严重营养不良
2. [单选题]女,32岁,现产后8个月,正在哺乳。因妊娠2个月而来人工流产。当探针进入宫腔12cm时术者仍感未到宫底,患者诉小腹疼痛,但不剧烈,阴道出血不多。应做下列哪项考虑和处理
A. 子宫穿孔,立即停止手术,经观察1周后再行手术
B. 立即宫腔镜完成手术
C. 手术继续,术后应用抗生素和宫缩剂
D. 无到底感,请上级医师前来处理
E. 术前估计子宫大小有误,应用催产素后继续手术
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是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A. 增强子宫收缩力,增强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B. 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减少、变稠,拉丝度减少
C. 使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
D. 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
E. 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4. [单选题]一般在妊娠多少周后发现臀位可采用膝胸卧位纠正
A. 20周后
B. 24周后
C. 28周后
D. 38周后
E. 26周后
5. [单选题]孕妇缺碘可引起
A. 贫血
B. 妊高征
C. 流产
D. 糖尿病
E. 结核病
6. [多选题]卵巢的功能有
A. 产生性激素
B. 产生促性腺激素
C. 产生多肽激素
D. 产生卵子
E. 产生反馈调节的因子
7. [单选题]阴道内的酸度与下列哪种细菌有关
A. 大肠杆菌
B. 链球菌
C. 肠球菌
D. 酵母菌
E. 阴道乳酸杆菌
8. [单选题]进入产程中的子宫收缩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收缩以子宫底部为最强烈,子宫下段收缩最弱
B. 宫缩具有对称性
C. 是不自主的节律性收缩
D. 子宫肌纤维在宫缩时变短变宽,间歇时松弛院复如旧
E. 子宫收缩间隔愈来愈短,持续时间愈来愈长
9. [单选题]35岁,婚后5年未孕,2年来经血量增多,伴经期腹痛加重,妇科检查:后穹隆可触及黄豆大小数个触痛结节,子宫后位,略大,质中等,活动差,子宫右侧可触及5cm×5cm×4cm包块,质韧,不活动,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子宫浆膜下肌瘤
B. 子宫腺肌瘤
C.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右卵巢巧克力囊肿
D. 右侧卵巢畸胎瘤
E. 结核性盆腔包块
10. [多选题]阴道黏膜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特点有
A. 阴道壁有很多横纹皱襞
B. 复层鳞状上皮
C. 黏膜上皮不受性激素影响
D. 无腺体
E. 高柱状上皮
11. [单选题]女性患者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3月,来院就诊。尿妊娠试验阳性,给予刮宫,但刮出物未见绒毛,病理检查结果为蜕膜组织。则可能的诊断为
A. 早期妊娠反应
B. 异位妊娠
C. 功血
D. 葡萄胎
E. 子宫内膜炎
12. [单选题]正常产褥期子宫复旧哪项是正确的
A. 子宫体变化在产后10日左右降入骨盆腔
B. 子宫内膜变化在产后10日已经复旧
C. 正常子宫复旧宫底每天应下降2~3横指
D. 子宫颈管在产后5日始能复原,内口形成
E. 所谓产褥期为产后3个月内
13. [单选题]初产妇,妊娠36周,不慎被外物撞击腹部后,感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自感胎动消失。检查未闻及胎心。诊断为
A. 胎盘早剥
B. 先兆子宫破裂
C. 先兆早产
D. 脐带脱垂
E. 前置胎盘.
14. [单选题]关于激素替代治疗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 仅在有适应证且无禁忌证时选用
B. 应用雌激素原则上应选择天然制剂
C. 选择最小剂量且有效的短时间用药
D. 治疗期以3~5年为宜,需定期评估
E. 停止雌激素治疗时,应立即停药,缓慢减量易引起症状复发
15. [单选题]不能预防尿瘘发生的是
A. 认真进行定期产前检查
B. 对产程延长、膀胱及阴道受压过久者留置导尿管10天保持膀胱空虚
C. 临床后应用抗生素
D. 恰当处理异常分娩
E. 防止滞产和第二产程延长
16. [单选题]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些蛋白结合,以复合物形式存在、运输
A. 白蛋白
B. α-球蛋白
C. β-球蛋白
D. γ-球蛋白
E. 纤维蛋白原
17. [多选题]男性不育因素有( )
A. 免疫因素
B. 性功能异常
C. 精液异常
D. 细菌感染
E. 病毒感染
18. [单选题]子宫内膜癌灶侵犯宫颈间质,未越过子宫,应为
A. Ⅱ期
B. Ⅰb期
C. Ⅰc期
D. Ⅲ期
E. Ⅰa期
19. [单选题]检查滴虫的取材及检测方法不正确的是
A. 取分泌物时窥器不涂润滑剂
B. 取分泌物前24~48小时避免性交、阴道用药
C. 取分泌物时注意保温、及时送检
D. 最简便的方法是生理盐水悬滴法
E. 也可用革兰染色法检查
20. [单选题]晕厥伴呼吸深而快、手足发麻、抽搐者,最可能为
A. 心源性晕厥
B. 脑源性晕厥
C. 换气过度综合征
D. 颈动脉窦综合征
E. 高原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