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妇科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4冲刺密卷详细答案(X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9-03   [手机版]    

中医妇科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4冲刺密卷详细答案(X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妇科医学高级职称(副高)2024冲刺密卷详细答案(X7),更多中医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列女传》记载了最早的"胎教",有优生优育的意义,其观点是

A. 父子医学
B. 母子医学
C. 育子医学
D. 生育医学
E. 胚胎医学


2. [单选题]附子回阳救逆常配伍的药物是

A. 人参
B. 肉桂
C. 鹿茸
D. 干姜
E. 生姜


3. [单选题]产伤型产后血崩的治法为(  )。

A. 牡蛎散
B. 加味四物汤
C. 升举大补汤
D. 参附汤
E. 以上都不是


4. [单选题]脾虚湿盛之食少泄泻,水肿腹胀,脚气浮肿,宜首选

A. 薏苡仁
B. 通草
C. 玉米须
D. 香加皮
E. 金钱草


5. [单选题]血瘀型产后发热,治疗宜

A. 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B.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C. 清热解毒,祛风通络
D. 活血化瘀,和营退热
E. 以上都不是


6. [单选题]患者,女,39岁。身热无汗,惟颈以上出汗,小便不利,口渴引饮,腹满,大便不通,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小便黄。治宜

A. 栀子豉汤
B. 栀子柏皮汤
C. 茵陈术附汤
D. 茵陈五苓散
E. 茵陈蒿汤


7. [单选题]药物避孕的禁忌证不包括:

A. 血液病
B. 哺乳期
C. 肝肾疾患
D. 月经失调
E. 子宫肌瘤


8. [单选题]患者,女,30岁,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坐卧不宁,面色晦暗,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应辨证为

A. 脾虚证
B. 肾虚证
C. 肺脾两虚证
D. 肝肾亏虚证
E. 以上均不对


9.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舌颤动的病因

A. 气血两虚
B. 亡阳伤津
C. 热极生风
D. 酒毒所伤
E. 心脾有热


10. [单选题]不属于在“扶正”治则指导下确定的治法是

A. 发汗
B. 滋阴
C. 养血
D. 益气
E. 扶阳


11. [单选题]燥邪最易伤

A. 肺
B. 心
C. 肝
D. 脾
E. 肾


12. [单选题]患者胃脘灼痛,渴喜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宜诊为

A. 胃阴虚证
B. 肠燥津亏证
C. 胃热炽盛证
D. 肠热腑实证
E. 肠道湿热证


13. [多选题]厚朴大黄汤与下列哪些方剂的药味相同( )

A. 小承气汤
B. 大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厚朴三物汤
E. 厚朴麻黄汤


14. [单选题]阳跷脉的郄穴是

A. 温溜
B. 跗阳
C. 养老
D. 阳交
E. 会宗


15. [单选题]若妊娠期间不慎跌仆伤胎,其治法是

A. 健脾益气安胎
B. 清热凉血安胎
C. 补气养血安胎
D. 调气和血安胎
E. 活血祛瘀安胎


16. [单选题]四逆汤中,炙甘草的主要作用是

A. 减少附子毒性
B. 温补调中
C. 调和诸药
D. 补中益气
E. 缓急止痛


17. [单选题]桂枝茯苓丸的药物组成是:

A. 桂枝茯苓赤芍桃仁丹参
B. 桂枝茯苓红花桃仁丹参
C. 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
D. 桂枝茯苓赤芍莪术丹参
E. 桂枝茯苓白芍桃仁丹参


18. [单选题]小承气汤的适应证是

A. 发热,汗多,腹满,谵语
B. 潮热,手足漐然汗出,大便难,谵语
C. 发热,不恶寒,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苔白
D. 潮热,脉迟,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大便硬
E. 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


19. [单选题]呕吐病人服药的方法应是

A. 饭前服
B. 饭后服
C. 小量频服
D. 睡前服
E. 清晨服


20. [多选题]《灵枢·百病始生》指出:百病皆生于( )

A. 寒暑
B. 阴阳
C. 喜怒
D. 清湿
E. 风雨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v10k4j.html
  • 下一篇: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高级职称(副高)题库专项练习(X8) 不省人事,苔白腻,皮薄易破,心烦,女,质清稀,伴有神疲肢倦,女,见红细胞1~2个/视野。B超检查示:肾盂结石。用药宜首选血余炭有何功效适用于崩漏,历时过久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