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内分泌副高医学高级职称考试真题(T5),更多内分泌(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女性,35岁。肥胖,紫纹(-),血浆皮质醇552nmol/L(20μg/dl),(正常值6~16μg/dl),为厂明确诊断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 血浆ACTH
B. 肾上腺CT扫描
C. 垂体磁共振检查
D. 葡萄糖耐量试验
E. 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2. [单选题]女,1型糖尿病,妊娠已3个月,下列何项检查对决定该患者继续妊娠与否有参考价值 ( )
A. OGTT
B. 胰岛素释放试验
C. 空腹血糖
D.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E. 24小时尿糖定量
3. [单选题]一糖尿病患者每当休息时即感双足麻木、蚁行感,最可靠的检查为( )
A. 下肢血管B超
B. 肌电图
C. 腰椎片
D. 血生化检查
E. 肾功能测定
4. [单选题]我国糖尿病患病特点( )
A. 2型糖尿病占90%以上
B. 1型糖尿病约占2%
C. 其他类型糖尿病约占3%
D. 妊娠糖尿病占2%
E. 以上都是
5. [单选题]肥胖的手术治疗不包括
A. 吸脂术
B. 切脂术
C. 空肠回肠分流术
D. 胃大部切除术
E. 垂直结扎胃成型术
6. [单选题]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 糖皮质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环孢素A
D. 补充碘
E. 补充硒
7. [多选题]下列肽类激素引起相应的症状,正确的是
A. 神经肽Y--面色苍白
B. 舒血管肠肽,P物质--面色潮红
C. 舒血管肠肽,肾上腺髓质素--低血压、休克
D. 鸦片肽,生长抑素--便秘
E. 血管活性肠肽,血清素--腹泻
8. [多选题]垂体危象常见的临床表象有
A. 恶心、呕吐消化系统症状
B. 低血压、循环衰竭等循环系统症状
C. 尿频、多尿等泌尿系统症状
D. 高热、头痛、昏迷、惊厥等精神神经症状
E. 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
9. [单选题]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影象学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或照相,如一侧肾上腺有放射性浓集,提示该侧有腺瘤
B. 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或照相,如两侧肾上腺皆有放射性浓集,提示为双侧增生
C. 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或照相,有时双侧肾上腺放射性可以不对称,一侧浓、一侧淡,提示为腺瘤
D. 有认为MBⅠ对醛固酮瘤检出的敏感性较CT高,但特异性较CT低
E. 特醛症在CT扫描时表现为正常或双侧弥漫性增大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异位ACTH综合征的生化特征 ( )
A. 血钠↑
B. 血钾↓、PH↑
C. 血钾↑
D. 血钠↓
E. 血钙↑
11. [单选题]下列关于HDL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其蛋白质部分以ApoAⅠ和ApoAⅡ为主
B. 其主要作用是在血浆中促进CM和VLDL分解成胆固醇
C. 是颗粒最小的脂蛋白
D. 容易进入动脉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E. 高密度脂蛋白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12. [多选题]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 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C. 人与天地相应
D.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E. 人可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13. [单选题]三叉神经痛最常发生的部位是三叉神经的
A. 第1支
B. 第1、3支
C. 第1、2支
D. 第2支
E. 第2、3支
14. [单选题]七情内伤致病,首先损伤的脏是(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15. [单选题]以下关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描述,正确的是
A. GERD是指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下段黏膜炎症
B. GERD是指胃内容物,甚至十二指肠内容物通过贲门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甚至食管外组织的损害
C. GERD必须伴有食管黏膜的损害
D. GERD必须采用促动力剂与抑酸剂联合治疗
E. 和哮喘的发病无关
16. [单选题]《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以平为期,而不可过"。这反映了中医治则中的( )
A. 未病先防
B. 已病防变
C. 扶正和祛邪
D. 同病异治
E. 治病求本
17. [单选题]胆固醇水平升高见于 ( )
A. 高纤维饮食
B. 饥饿
C. 低脂饮食
D. 雌激素水平降低
E. 运动
18. [多选题]逍遥散的药物组成是( )
A. 柴胡、当归
B. 茯苓
C. 白芍、白术
D. 炙甘草
E. 黄连
19. [单选题]继发性尿崩症最常见的病因是
A. 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肿瘤
B. 头部创伤
C. 脑部感染性疾病
D. 脑血管病变
E.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增生
20. [单选题]性激素属于 ( )
A. 氨基酸类激素
B. 肽类激素
C. 蛋白质激素
D. 类固醇激素
E. 胺类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