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高级职称模拟考试冲刺试题(V3)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8-10   [手机版]    

(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高级职称模拟考试冲刺试题(V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正高)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骨伤科正高高级职称模拟考试冲刺试题(V3),更多中医骨伤科(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 股骨干骨折牵引固定后,早期即应开始的功能锻炼包括

A.  髋关节屈伸
B.  膝关节屈伸
C.  踝关节屈伸
D.  跖趾关节屈伸
E.  股四头肌舒缩活动


2. [多选题]肩关节脱位的并发症有( )

A. 腋神经损伤
B. 臂神经损伤
C. 肱骨头骨折
D. 肱骨大结节骨折
E. 肱骨干骨折


3. [多选题]湿温初期三禁指( )

A. 禁汗
B. 禁下
C. 禁吐
D. 禁滋腻
E. 禁温


4. [多选题] 股骨颈下部骨折,愈合不良的原因有

A.  骨折线位置较高
B.  血供不足
C.  移位明显
D.  固定困难
E.  护理不好


5. [多选题]肛门肿痛可见于

A. 内痔嵌顿
B. 直肠脱垂
C. 肛周脓肿
D. 血栓外痔
E. 结缔组织外痔


6. [多选题] 外展型股骨颈骨折的病理生理特点是

A.  骨折局部剪切力大
B.  骨折断端稳定性好
C.  局部血液循环破坏少
D.  骨折愈合率相对高
E.  骨折移位明显


7. [多选题]肩关节脱位的主要病理变化为

A. 肩部肿胀
B. 肩部瘀斑
C. 肩部骨擦音
D. 关节囊撕裂
E. 肱骨头移位


8. [单选题]肾足少阴之脉"气不足"可出现的症状是

A. 狂
B. 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C. 癫疾
D. 喜笑不休
E. 善悲


9. [多选题]叶天士《温热论》中关于温病的发生与传变规律为:( )

A. 温邪上受
B. 外感温邪
C. 首先犯肺
D. 热闭心包
E. 逆传心包


10. [多选题]以下病变属于结核的是

A. 痰核
B. 流火
C. 乳房结核
D. 瘰疬
E. 流痰


11. [单选题]《热论》中热病的“两感于寒”指

A. 重复感受寒邪
B. 外感寒邪,内伤冷饮
C. 表里两经俱受寒
D. 手足太阳两经俱受寒
E. 以上均不是


12. [多选题]整复固定肱骨干骨折时,为消除或防止断端的分离,可采用:

A. 肩肘弹力绷带固定
B. 辅以外展架固定
C. 触顶手法
D. 纵叩手法
E. 缩短牵引时间


13. [多选题]骨骺损伤的后遗症有( )。

A. 进行性成角
B. 进行性短缩
C. 肘内翻
D. 肘外翻
E. 膝内、外翻


14. [多选题]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是

A.  恢复小腿的长度
B.  恢复下肢的正常生理轴线
C.  恢复肢体负重功能
D.  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E.  恢复踝关节的活动度


15. [多选题]破伤风发作频繁而间歇期短,全身肌肉痉挛,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高热,大汗淋漓,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痰涎壅盛,舌红苔黄,脉弦数。内治法则宜选用

A. 熄风镇痉
B. 疏通经络
C. 祛风止痉
D. 益胃养津
E. 清热解毒


16. [多选题]《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预防思想有( )

A. 未病先防
B. 既病防变
C. 早期治疗
D. 防止误治
E. 治未病


17. [多选题]《金匮要略》中,泻心汤的组成是( )

A. 大黄
B. 黄连
C. 黄芩
D. 黄柏
E. 地黄


18. [多选题]腕关节尺侧旁穿刺时应取位置是

A. 腕关节轻度掌屈
B. 腕关节极度掌屈
C. 桡侧倾斜位
D. 尺侧倾斜位
E. 腕关节背伸


19. [单选题]据《灵枢·百病始生》,哪一项是伤脾而病起于阴的病因

A. 形寒饮冷
B. 醉以入房,汗出当风
C. 用力过度,汗出浴
D. 愁忧思虑
E. 寒温不节,饮食失宜


20. [单选题]《素问·痿论》认为五脏气热皆可致痿,肾气热可致

A. 肉痿
B. 痿躄
C. 脉痿
D. 肌痿
E. 骨痿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ro0j9o.html
  • 下一篇:中医骨伤科正高卫生高级职称真题单选答案+解析(V3) 《素问·经脉别论》所言的肺通调水道理论,时时恶风,心烦,便血不止,脉象微细。宜先用关于脊柱骨折病因病机,加半夏心与肾 心与脾# 肝与脾# 肝与肾 心与肝# 前脱位多见,后脱位次之,侧方脱位少见#  后脱位容易引起血管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