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卫生管理卫生副高高级职称真题详细解析(K4),更多卫生管理(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气滞便秘的主症是( )
A. 大便艰涩,排出困难
B. 大便秘结,临厕努挣乏力
C. 大便秘结,面色无华
D. 大便干结,欲便不得
E. 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2.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属于参与式教学方法( )
A. 讲座
B. 头脑风暴
C. 角色扮演
D. 案例分析
E. 技能教育
3. [单选题]疾病监测的目的不包括( )
A. 描述疾病分布
B. 预测疾病流行
C. 验证病因假设
D. 制订预防措施
E. 评价预防效果
4. [单选题]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处在适当的低温条件下,需要配备多环节链式贮存、运送设备,这一保冷系统被称为( )
A. 计划免疫
B. 冷链
C. 扩大免疫规划
D. 冷藏
E. 冷冻
5. [多选题]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
A. 传染源
B. 自然环境
C. 传播途径
D. 易感人群
E. 社会环境
6. [单选题]下述哪一项属于概率抽样方法( )
A. 偶遇抽样
B. 立意抽样
C. 系统抽样
D. 雪球抽样
E. 判断抽样
7.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三角”的基本内涵( )
A. 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之中
B. 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C. 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两个条件的适应性变化以维持新的动态平衡
D. 三者关系的平衡失调,疾病就可能发生
E. 一个条件变化,另两个条件不能适应、平衡失调,导致疾病发生
8. [单选题]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的比即为( )
A. 率
B. 相对比
C. 构成比
D. 频率
E. 频数
9.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 )
A. 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
B. 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
C.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
D. 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
E.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
10. [单选题]关于分布类型,下面资料可能服从负偏峰分布的是
A. 某地居民的发汞含量
B. 某地所有健康成年女子的体重指标
C. 某厂工人的血铅含量
D. 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
E. 正常成年人的尿氟分布
11. [单选题]判断受教育程度对人们健康影响的两个重要指标是( )
A. 学历和社会职位
B. 社会职位与事业成就
C. 消费结构和闲暇时间如何安排
D. 事业成就与消费水平
E. 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12. [多选题]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转院时,医护人员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患儿实施生命支持与监护。采取以下措施:( )
A. 建立或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及必要的药物治疗
B. 使用心电监护仪对病人进行持续心电监测。
C. 给氧或机械通气,应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D. 患儿昏迷、呕吐时,应将患儿仰卧,避免误吸或呼吸道阻塞。
E. 以上都不是
13. [单选题]肝郁气滞缺乳的主要证候不包括( )
A. 产后乳少,甚或全无
B. 乳房柔软,无胀痛感
C. 胸胁胀痛,纳差
D. 乳汁浓稠
E. 舌苔薄黄,脉弦数
14. [单选题]以下传染病中,哪一个属于甲类传染病( )
A. 病毒性肝炎
B. 血吸虫病
C. 伤寒
D. 霍乱
E. 麻疹
15. [单选题]前瞻性队列研究与历史性队列研究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
A. 前者为随访研究,后者为横断面研究
B. 前者研究对象进入队列的时间是即时的,后者是过去的
C. 前者为由因及果的研究,后者为由果及因的研究
D. 前者设立对照组,后者不设立对照组
E. 前者有失访,后者没有
16. [单选题]必须由病人及其家属或者关系人签字同意的诊疗行为包括( )
A. 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
B. 除门诊手术以外的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
C. 除表皮手术以外的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
D. 手术、非常规性的检查、特殊治疗
E. 手术、创伤性检查、实验性治疗
17. [单选题]生命质量评价可以用来( )
A. 危险因素分析
B. 计算寿命损失率
C. 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D. 推断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
E. 卫生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
18. [单选题]下列不属四君子汤组成的药物是( )
A. 人参
B. 炙甘草
C. 黄芪
D. 白术
E. 茯苓
19. [多选题]对肝的系统连属,表述正确的是( )
A. 肝在志为喜
B. 肝在液为泪
C. 肝合筋而华爪
D. 肝开窍于目
E. 肝与胆相表里
20. [单选题]社会卫生策略制定中备选方案的最终选定,需要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 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卫生政策目标
B. 能最少地消耗各种政策资源
C. 能对多种风险具有最大的应变性
D. 能在政策实施中产生最小的负面效应
E.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