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级卫生职称考试宝典结核病学中级职称历年真题解析(P4),更多结核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男,32岁,上腹部周期性节律性疼痛2周,今晨突然呕吐咖啡色液2次,解黑便1次,自觉头昏,乏力,出汗,心慌,脉率96次/分,该患者出血量估计为
A. <200ml
B. <400ml
C. <1000ml
D. <1500ml
E. <2000ml
2. [单选题]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贫血分类为
A.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造血功能障碍3大类
B.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3大类
C. 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和破坏过多3大类
D. 红细胞生成减少、失血2大类
E. 造血原料不足、失血、溶血3大类
3. [单选题]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在锁骨上缘至下颌角间的充盈水平是
A. 常不显露
B. 下2/3以内
C. 下1/2以内
D. 下1/3以内
E. 下2.5以内
4. [单选题]男,60岁,昨日因车祸致颅底骨折,2小时前突然呕吐咖啡色液300ml,诊断首先考虑为
A.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B.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
C. 胃溃疡
D. 应激性溃疡或急性胃黏膜病变
E. 胃癌
5. [单选题]以下属于"医患关系的技术性方面"的是( )
A. 往中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B. 医患交往中的治疗方面的关系
C. 医患交往中的伦理方面的关系
D. 医患交往中的心理方面的关系
E. 医患交往中的人文关怀
6. [单选题]下述何种疾病的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
A. 哮喘
B. 肺纤维化
C. 慢性支气管炎
D. 大气道狭窄
E. DPB(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7. [单选题]呼吸困难伴一侧胸痛见于( )
A. 心包积液
B. 阻塞性肺气肿
C. 肺栓塞
D. 肺间质纤维化
E. 支气管哮喘
8. [单选题]尿路刺激征的主要原因为
A. 泌尿系肿瘤
B. 异物
C. 药物如环磷酰胺等
D. 尿路感染
E. 放射线照射
9.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10. [单选题]女性,35岁。恶心1天,呕吐鲜血及血块2次,黑便1次入院。否认有"胃病"史。有支气管扩张咯血史,近3天痰中带血。鉴别出血部位最可靠的方法是
A. 纤维胃镜检查
B. CT检查
C. 胃肠钡剂造影
D. 呕吐物pH测定
E. 粪便隐血
11. [单选题]男性,34岁。胸痛3周,气短,查体:烧瓶样心,心音遥远。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二尖瓣关闭不全
B. 心包积液
C. 心肌病
D. 心肌炎
E. 胸腔积液
12. [单选题]患者,女,32岁,间断四肢关节疼痛5年,近来感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肝肋下一指,轻触痛。查血红蛋白96g/L,尿蛋白(+),双下肢轻度水肿,其原因可能为
A. 慢性肾炎
B. 肝硬化
C. 二尖瓣狭窄致右心衰
D. 黏液性水肿
E. 营养不良
13. [单选题]有关肺结核的预防性化学治疗,下列正确的是
A. 肺结核不能用化学药物预防
B. 主要用于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易发病的高危人群
C. 接触肺结核的人群都应用药物预防
D. 与痰菌阳性的患者接触的人群
E. 接触肺结核患者,PPD试验阳性的患者
14. [单选题]以下哪项对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和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鉴别诊断有帮助( )
A. 20岁前发现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有粗糙的收缩期杂音
B. 心电图示左室肥厚
C. X线示升主动脉扩张
D. 超声心动图示二叶主动脉瓣
E. 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肥厚
15. [单选题]患者,女,38岁,剧烈咳嗽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透显示左侧气胸,查体可出现的体征有
A. 叩诊过清音
B. 语颤增强
C. 呼吸音消失
D. 左侧布满湿啰音
E. 肋间隙吸气性凹陷
16. [单选题]有关Graves病,以下哪项不正确
A. 是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B. 绝大多数伴有突眼
C. 少数有对称性皮肤损害
D. 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E. 少数有杵状指
17. [单选题]心房率300次/分,心室率150次/分,且规整
A. 心房扑动
B. 心房颤动
C. 心室扑动
D.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8. [单选题]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肺炎球菌
C. 淋球菌
D. 流感杆菌
E. A族链球菌
19. [单选题]肺炎球菌肺炎应首选( )
A. 青霉素类
B.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 喹诺酮类
D. 磺胺类
E. 大环内酯类
20. [单选题]支气管哮喘患者血常规检查中常见于哪一项升高( )
A. 白细胞总数
B. 中性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