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输血技术卫生副高历年真题库(O8),更多输血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低浓度甘油超速冰冻红细胞保存时间为
A. -80℃;3年
B. -20℃;21~35天
C. 4℃±2℃;1天
D. 4℃±2℃;21~35天
E. 22℃±2℃;1天
2. [单选题]国家提倡哪个年龄段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 十六周岁至五十五周岁
B. 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
C. 十八周岁至五十八周岁
D. 十八周岁至五十八周岁
E. 二十周岁至六十周岁
3. [单选题]在血小板同种免疫中,最重要的抗原是
A. HLA-A
B. HLA-B
C. HLA-A/B
D. HLA-DR
E. HLA-A/B/DR
4. [单选题]对人类致病的兼性胞内菌不包括下列哪种细菌
A. 结核分枝杆菌
B. 立克次体
C. 军团菌
D. 伤寒沙门菌
E. 麻风分枝杆菌
5. [单选题]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A. 鞭毛
B. 芽胞
C. 荚膜
D. 普通菌毛
E. 性菌毛
6. [单选题]当一种新疗法只能防止死亡而不能治疗时,这样
A. 该病的患病率降低
B. 该病的发病率升高
C. 该病的患病率升高
D. 该病的发病率降低
E. 该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降低
7. [单选题]择期用血评估原则是
A. 根据申请用血的各病种的实际用血情况综合测算,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
B. 根据医生申请用血的数量综合测算,再将全部备血总计后增加一个风险基数,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
C. 根据急诊输血、手术备血、平诊输血的需要综合测算,再将全部备血总计后增加一个风险基数,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
D. 按该病种既往用血数据统计的平均数和手术执行者的用血指征控制水平综合测算,再将全部备血总计后增加一个风险基数,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
E. 按该病种既往用血数据统计的平均数和手术执行者的用血指征控制水平综合测算,确定为增加库存的血液数量和种类
8. [单选题]同种移植HLA配型中最重要的抗原是
A. HLA-DR分子
B. HLA-DA分子
C. HLA-DP分子
D. HLA-A分子
E. HLA-C分子
9. [单选题]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方法是
A. 输注配型相合的血小板
B. 输注ABO血型一致的血小板
C. 输注24h以内的血小板
D. 血浆置换
E. 加大输注剂量
10. [单选题]HLA基因分型方法中结果最准确的是
A. 基因芯片
B. PCR-SSOP
C. PCR-SSP
D. PCR-SBT
E. Luminex检测技术
11. [单选题]建立和实施实验室内部质量审核程序。至少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内部质量审核应覆盖血液检测及相关服务的所有过程
A. 每季度进行一次
B. 每半年进行一次
C. 每一年进行一次
D. 每一年半进行一次
E. 每两年进行一次
12. [单选题]关于抗-A抗-B试剂效价正确的是
A. ≥32
B. ≥64
C. ≥128
D. ≥216
E. ≥512
13. [单选题]血站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各种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血站的设立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哪个部门制定
A.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 地级市卫生行政部门
C.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
E. 其他卫生行政部门
14. [单选题]临床输血实验室属于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E. 0级
15. [单选题]下面哪项技术不是利用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
A. Southern印迹
B. Northern印迹
C. Western印迹
D. 斑点印迹
E. 基因芯片
16. [单选题]淋巴细胞毒实验中染色和固定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A. 实验前应先对曙红染料进行预实验
B. 曙红染色时间一般为2~10分钟
C. 甲醛能使死细胞有更大的折光性
D. 长时间染色将使活细胞死亡而着色
E. 染色后可以有效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
17. [单选题]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部位是
A. 肝脏
B. 肾脏
C. 胸腺
D. 脾脏
E. 肺脏
18. [单选题]浓缩红细胞血细胞比容标准和检查频率分别是
A. 0.65~0.80,4袋/月
B. 0.35~0.45,4袋/月
C. 0.35~0.45,8袋/月
D. 0.50~0.65,8袋/月
E. 0.35~0.45,5袋/月
19. [单选题]关于《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是输血治疗过程中重要的医疗环节理解正确的是
A. 证明受血者或被授权人了解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
B. 对患者在医疗行为中个性化权利的尊重
C. 对患者自主权和自我决定权的保护
D. 是医生履行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说明的告知义务
E. 以上均对
20. [单选题]固定献血者的好处不包括
A. 经过血液安全教育
B. 避免接触高危因素
C. 可以一次多领取奖品
D. 会进行自我排查
E. 了解血液安全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