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4-21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化学检验(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关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克隆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B. 骨髓粒系增生正常
C. 骨髓巨核系明显增生
D. 纤维组织并非肿瘤性增生
E. 外周血可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或)幼稚红细胞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一儿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来诊,有颈项强直体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力增高,WBC显著增多,WBC分类多核细胞为86%,单个核细胞为14%,脑脊液培养时,标本留取应注意

A. 不能及时送检可存入冰箱
B. 在抗菌治疗前留标本
C. 避免接触氧气
D. 尽可能使用无菌容器
E. 清晨留标本

正确答案 :B

解析:WBC显著增多,同时WBC分类多核细胞比例增多,提示细菌感染。细菌检查应注意在抗菌治疗前留标本,以保证细菌形态特征的典型性。


[单选题]下列是有关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稀释液作用的正确叙述,但除外( )

A. 破坏红细胞
B. 使嗜酸性粒细胞分布均匀
C. 保护嗜酸性粒细胞
D. 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
E. 防止血液凝固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独特型与抗独特型网络调节的最终效应是( )

A. 抑制抗体产生
B. 维持抗体产生
C. 促进抗体产生
D. 产生循环免疫复合物
E. 产生免疫效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同一种种属某一个体产生的抗体分子具有独特的抗原决定簇,不但与其他个体受同一抗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不同,而且与自身的特异性抗体也有区别,称为独特型。独特型抗原在正常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独特型抗体(Ab1),Ab1的独特型抗原诱导产生抗Ab1—抗体(Ab2),Ab2再诱导另一B细胞产生抗Ab2—抗体(Ab3),如此下去,形成一个独特型网络。


[单选题]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A. 对抗生素敏感
B. 二分裂繁殖方式
C.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D. 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E. 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正确答案 :C

解析: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在于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单选题]当临床上考虑为巨球蛋白血症时,首先应该进行( )

A. 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B. 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C. 免疫电泳
D. 本周蛋白检测
E. 骨髓检查

正确答案 :A

解析:巨球蛋白血症是以分泌IgM的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病理基础的疾病,多见于老年男性。


[单选题]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 血清ALT升高
B. A/C比值降低
C. 生物转化作用加强
D.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E. 胆汁酸合成障碍

正确答案 :C

解析:生物转化作用主要在肝脏,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时生物转化作用减弱。


[单选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为主的细胞是

A. 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
B. 早幼粒细胞和中性中幼粒细胞
C. 中性中幼和晚幼粒细胞
D. 中性晚幼和分叶核粒细胞
E. 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

正确答案 :C

解析:CML骨髓以粒系增生为主,主要为中性中幼和晚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单选题]非发酵菌的耐药原因主要包括

A. 主动外排泵、灭活抗生素酶、外膜蛋白的改变和生物膜的存在
B. 细菌主动外排泵的存在
C. 灭活抗生素酶类的产生,如广谱p-内酰胺酶、ESBLs、金属酶等
D. 外膜蛋白的改变,使抗生素进入细胞的通道减少或缺如等
E. 生物膜的存在使抗生素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

正确答案 :E

解析:不发酵菌由于主动外排泵的存在,产生灭活抗生素酶类(如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金属酶等),外膜蛋白的改变使抗生素进入细胞的通道减少或缺如,以及生物膜的存在使抗生素不能进入细菌细胞内而表现为耐药。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qmjkkd.html
  • 下一篇:某患者最近一次检测空腹血糖为11.6mmol/L,GHb为6.5%,则该患者 哪一期角化细胞比例最高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陷症时 遗传性因子Ⅻ缺乏症 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 狼疮样抗凝物质增多 因子Ⅷ抑制剂专性细胞内寄生# 能通过滤菌器# 对抗生素敏感 能形成包涵体# 含有两种核酸(RNA和DNA)嗜碱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