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医学中级资格真题试卷(N0)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19   [手机版]    

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医学中级资格真题试卷(N0)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医学中级资格真题试卷(N0),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下列均具有化瘀止血的药组是

A. 蒲黄、白及
B. 藕节、槐花
C. 三七、茜草
D. 花蕊石、侧柏叶
E. 槐花、白及


2. [单选题]每逢经期关节疼痛,遇寒加重,经行量少,色黯有块,其辨证为:

A. 血瘀
B. 阴虚
C. 血虚
D. 气滞
E. 寒湿


3. [单选题]下列不属八纲辨证内容的有

A. 表证,里证
B. 标证,本证
C. 虚证,实证
D. 阳证,阴证
E. 热证,寒证


4. [单选题]下列辅助检查中错误的是:

A. 子宫颈活检所取组织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
B. 分段刮宫先刮取子宫颈管组织,再刮取子宫腔内膜组织
C. 输卵管通液术时应缓慢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ml
D. 子宫探针检查主要了解宫腔深度、方向及是否规则
E. 腹腔穿刺点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


5. [单选题]下列何方配伍了相反的药物

A. 十枣汤
B. 大黄甘遂汤
C. 木防己汤
D. 葶苈大枣泻肺汤
E. 甘遂半夏汤


6. [单选题]失神的病人突然神志清醒、语言不休者属

A. 神志异常
B. 无神
C. 假神
D. 有神
E. 神气不足


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五苓散的适应证

A. 脐下悸
B. 小便不利
C. 头目昏眩
D. 呕吐涎沫
E. 动则心悸


8. [单选题]下列生活事件中,哪条属于正性生活事件

A. 夫妻分居
B. 结婚
C. 坐牢
D. 子女离家
E. 改行


9. [单选题]下列何方需用“清浆水”煎煮?

A. 栀子干姜汤
B. 枳实栀子豉汤
C. 栀子厚朴汤
D. 栀子甘草豉汤
E. 竹叶石膏汤


10. [单选题]下列不是卫生法中行政责任的特征是

A. 行政责任依据行政管理法规产生
B. 行政责任多发生在纵向的卫生管理方面
C. 行政责任的追究机关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国家授权的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机关
D. 行政责任是对实施违反行政法规的卫生工作人员、公民或法人给予行政制裁
E. 行政责任主要是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责任形式


11. [单选题]既能化痰,又能降肺胃气逆的药物是

A. 前胡
B. 苏子
C. 白芥子
D. 白前
E. 旋覆花


12. [单选题]想象的基本材料是

A. 感觉
B. 知觉
C. 表象
D. 语言
E. 记忆


13. [单选题]竹叶石膏汤证可见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脉证

A. 发热
B. 虚赢少气
C. 气逆欲吐
D. 脉洪大
E. 脉虚数


14. [单选题]临床上,脾不统血可以导致出血,其出血特点是

A. 血色紫黯
B. 血色鲜红
C. 血色淡红
D. 血液黏稠
E. 夹有血块


15.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A. 自然界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B. 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C. 气候异常和人体正气充实
D. 气候正常和人体正气虚弱
E. 上巨虚穴和下巨虚穴


16. [单选题]牡丹皮具有的功效是

A. 凉血止血,杀虫
B. 凉血消斑,定惊
C. 凉血活血,退虚热
D. 凉血活血,解毒
E. 凉血活血,泻肝火


17. [单选题]经、带、胎、产诸病,凡出现肾阴不足之证,其治则为

A.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 滋肾养阴,填精益髓
C.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 补益肾气,滋阴潜阳
E. 以上都不对


18. [单选题]支饮的临床主症是

A.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
B. 心下痞坚,胸胁支满,目眩
C.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D. 咳唾引痛,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
E. 身体疼重,四肢历节痛


19. [单选题]以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为主要功用的方剂是

A. 归脾汤
B. 酸枣仁汤
C. 朱砂安神丸
D. 当归六黄汤
E. 天王补心丹


20. [单选题]人参入汤剂的用法是

A. 先煎
B. 后下
C. 包煎
D. 另煎
E. 泡服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qm5427.html
  • 下一篇: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学(中级)模拟考试系统(N0) 除了:牡蛎散煎煮时,24岁。产后失血过多,面色苍白,发热轻# 发热重,加五味子、干姜# 去半夏,加五味子 去人参、黄芩,涩精止带 健脾益气,为外感表证。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证2.发热、恶寒、汗出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