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职称(副高)考试宝典妇产科副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试题(O8),更多妇产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引起死胎的因素有
A.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B. 慢性肾炎
C. 糖尿病
D. 慢性高血压
E. 宫颈内口松弛
2. [单选题]关于OHSS,以下哪种说法不对
A. 常出现于PCOS患者
B. 是一种医源性疾病
C. 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D. 常出现于年龄偏大,卵巢对GnRH-a反应差者
E. 与使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有关
3. [单选题]孕妇,妊娠42周,无产兆。检查:宫高35cm,LOA,胎头入盆,胎心率134次/分。2周前尿E,值为16mg/24h,今日测为8mg/24h,应考虑为
A. 胎儿宫内窘迫
B. 胎儿生长迟缓
C. 脐带受压
D. 胎盘功能减退
E. 胎儿过度成熟
4. [单选题]造成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最常见的原因是( )
A. 经产妇
B. 臀位
C. 高龄初产
D. 胎盘早剥
E. 妊娠高血压疾病
5. [单选题]关于着床正确的是
A. 受精卵着床是妊娠的开始
B. 受精卵形成后72小时内着床
C. 受精卵形成后即能着床
D. 受精卵着床需要孕妇体内分泌足够量的孕酮
E. 晚期囊胚黏附在子宫内膜即完成了受精卵的着床过程
6. [单选题]关于妊娠合并糖尿病,下述哪项是恰当的
A. 剖宫产应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不可用局麻
B. 对阴道分娩患者应在12小时内结束分娩
C. 对糖尿病孕妇应严格控制饮食,以便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D. 因糖尿病孕妇娩出的新生儿抵抗力弱,故主张对糖尿病孕妇应等到预产期以后再终止妊娠
E. 一旦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即应加用胰岛素治疗
7. [单选题]女,35岁,继发不孕4年求治,发现左附件囊肿3月。腹腔镜手术见左卵巢巧克力囊肿6cm大,盆腔粘连不重,双侧输卵管通畅。腹腔镜手术剥除巧克力囊肿后最恰当的处理是
A. 孕激素治疗
B. GnRHa治疗
C. 达那唑治疗
D. 孕三烯酮治疗
E. 促进妊娠
8. [单选题]关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下列错误的是
A. 服用布洛芬仅为对症治疗
B. 已近绝经的患者可保守治疗
C. 年轻患者可用高效孕激素治疗
D. 假孕疗法无效
E. 长期剧烈痛经者应行子宫全切术
9. [多选题]育龄妇女,一侧下腹痛伴阴道流血,后穹隆穿刺为不凝的血液,应考虑为
A. 卵巢恶性肿瘤
B. 盆腔炎性渗液
C. 黄体囊肿破裂
D. 子宫内膜异位症
E. 异位妊娠
10. [单选题]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提示( )
A. 邪犯肌表
B. 外邪入里
C. 邪在半表半里
D. 邪犯肠胃
E. 邪犯肺卫
11.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子宫收缩乏力的诱因
A. 子宫过度膨胀
B. 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
C. 第一产程7h
D. 严重贫血
E.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12. [单选题]HELLP综合征对孕产妇的影响下列哪项不对
A. 产后出血
B. 肾衰竭
C. 肝脏正常
D. 肺水肿
E. 胎盘早剥
13. [单选题]对于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恰当的处理应是
A. 静脉滴注缩宫素
B. 温肥皂水灌肠
C. 肌内注射哌替啶
D. 人工破膜
E. 针刺合谷、三阴交穴位
14. [多选题]关于女性生殖器黏膜上皮,正确的是
A. 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
B. 子宫颈阴道部黏膜为复层鳞状上皮
C. 子宫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
D. 子宫体黏膜为柱状上皮
E. 输卵管黏膜为复层高柱状上皮
15. [单选题]女,30岁,孕18周,白带多,脓性,色黄,伴尿频、尿急、尿烧灼感3天。妇科检查:阴道内见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宫颈光滑、充血、水肿,子宫(-)。宫颈分泌物涂片在多核白细胞内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妊娠合并滴虫阴道炎
B. 妊娠合并淋病
C. 妊娠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
D. 妊娠合并梅毒
E. 妊娠合并外阴化脓性感染
16. [单选题]关于医疗机构严格病历管理,以下哪点不符合政策
A. 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
B. 严禁隐匿、销毁
C. 严禁抢夺
D. 严禁窃取
E. 严禁复印病历
17. [单选题]27岁初孕妇,妊娠36周枕左前位,少量无痛性阴道流血,无宫缩,胎心140次/分。本例最恰当的处理应
A. 期待疗法
B. 药物引产
C. 立即人工破膜
D. 行剖宫产术
E. 口服止血药物
18. [多选题]妊娠期糖尿病终止妊娠的指征是
A. 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
B. 严重肝肾损害
C. 眼底有增生性视网膜炎
D. 严重的心血管病
E. 轻度尿路感染
19. [多选题]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尽快取出宫内物
B. 宫颈注射宫缩剂
C. 停止手术操作
D. 静脉注射阿托品
E. 输液
20. [多选题]用于治疗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的药物包括
A. 雄激素
B. 绒促性素
C. 雌激素
D. 尿促性素
E. 孕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