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出生4天的早产儿诊断为ABO溶血,出生时血红蛋白<110g/L,行换血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18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出生4天的早产儿诊断为ABO溶血,出生时血红蛋白<110g/L,行换血"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儿科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单选题]出生4天的早产儿诊断为ABO溶血,出生时血红蛋白<110g/L,行换血疗法,在换血过程中,每次交换量不超过总换血量的

A. 5%
B. 10%
C. 15%
D. 20%
E. 30%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预防血管相关性感染的措施不当的是

A. 使用各种导管应有明确指征
B. 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C. 留置导管的时间不宜过长
D. 使用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
E. 配制的溶液可在冰箱内保存1周

正确答案 :E

解析:预防血管相关性感染应特别注意:严格洗手,严格无菌操作;采用各种导管应有明确指征;对病人实行保护性措施;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导管;加强插管部位的护理及检测;使用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 【该题针对“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多选题]护理人员编配除了遵循人员管理的基本要求,还应该遵守的原则有

A. 以患者为中心
B. 结构合理
C. 能级对应
D. 控制成本
E. 动态调整

正确答案 :ABCDE


[多选题]新生儿的特殊性生理现象是( )

A. 生理性体重下降
B. 乳房肿块、假月经
C. 生理性黄疸
D. 臀红
E. 马牙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溢乳、上皮珠、马牙和螳螂嘴、乳房增大、乳头凹陷、黄疸、生理性体重降低、生理性脱皮、生理性脱发、正常啼哭、笑、新生儿先锋头、呼吸时快时慢、抖动、面部表情出怪相、挣劲、惊吓、打嗝、皮肤红斑、鼻塞、打喷嚏、出汗、发稀和枕秃


[单选题]慢性腹泻伴有明显肠道菌群紊乱的患儿,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时应首选

A. 乳酸杆菌制剂
B. 双歧杆菌制剂
C. 粪链球菌制剂
D. 蜡样芽孢杆菌制剂
E. 地衣杆菌制剂

正确答案 :B

解析:双歧杆菌在人体肠内发酵后可产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具有治疗慢性腹泻、治疗便秘、保护肝脏、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乳糖消化等的作用。


[单选题]中毒性菌痢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 )

A. 体质异常
B. 胃酸浓度降低
C. 痢疾杆菌外毒素中毒
D. 特殊菌型的痢疾杆菌,外毒素中毒
E. 痢疾杆菌内毒素中毒

正确答案 :E

解析:中毒性菌痢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


[单选题]患儿男.6个月。因肺炎住院,目前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心音低钝,测血清钾3.0mmol/L。为消除腹胀宜选用

A. 腹部热敷
B. 补充钾盐
C. 肛管排气
D. 禁食、胃肠减压
E. 按医嘱应用新斯的明

正确答案 :B

解析:低血钾症的症状为恶心、呕吐、腹胀、肌无力及心律失常等,严重时可引起心肌、骨骼肌及肾小管的器质性 损害及肝昏迷,故应注意及时补充钾盐


[单选题]典型急性菌痢患儿大便呈

A. 米泔水样便
B. 柏油样便
C. 灰陶土样便
D. 少量脓血便
E. 果酱样腥臭便

正确答案 :D

解析:该题为专业知识记忆题。主要考查典型急性菌痢患儿起病急,发热39℃以上,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开始时为稀便或水样便,以后排便次数增多,但便量逐渐减少,并且转变为黏液便或脓血便,一般每日10~20次,严重者可达20~30次,排便时里急后重感(排便时有下坠感、排便不尽感)明显,经过治疗,症状可望5~7天得到控制,整个病程约1~2周。


[单选题]为了使下属的潜能得以递进式地发挥,管理者应奉行的原则是

A. 重复激励
B. 间断激励
C. 奖励激励
D. 连续激励
E. 强化激励

正确答案 :D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p9qqxg.html
  • 下一篇:我国儿科临床工作对象的年龄界限是 急性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病因为抢救急性中毒病人,首先要达到的护理目标是1岁的小儿,不随意打断对方的谈话# 护士应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护士要具有应变能力#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大众传播# 组织传播 自我传播多饮,可见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