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内科高级职称(副高)专项训练在线题库(P1)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09   [手机版]    

2024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内科高级职称(副高)专项训练在线题库(P1)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高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内科高级职称(副高)专项训练在线题库(P1),更多中医内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根据《素问·五脏别论》,下列不属于传化之腑的是

A. 胃
B. 大肠
C. 小肠
D. 胆
E. 膀胱


2. [多选题]功能透疹的药物有

A. 荆芥、蝉蜕
B. 薄荷、牛蒡子
C. 葛根、升麻
D. 柴胡、菊花
E. 藁本、羌活


3. [多选题]水肿治法主要有

A. 发汗
B. 利水
C. 攻逐
D. 健脾
E. 温肾


4. [单选题]痴呆髓海不足证应选

A. 归脾汤
B. 七福饮
C. 洗心汤
D. 黄连解毒汤
E. 通窍活血汤


5. [单选题]为黄疸的主要标志是

A. 目眦淡白
B. 目胞晦暗
C. 白睛发黄
D. 白睛发红
E. 瞳仁缩小


6. [多选题]西医学中哪些病与“聚”关系密切

A. 胃肠功能紊乱
B. 不完全性肠梗阻
C. 食管癌
D. 胃癌
E. 胰腺癌


7. [单选题]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或有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苔白,脉弦紧,辨证为

A. 表寒里饮证
B. 饮停胸胁证
C. 络气不和证
D. 邪犯胸肺证
E. 阴虚内热证


8. [单选题]以下医生最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的是

A. 张仲景
B. 成无己
C. 张景岳
D. 王清任
E. 朱丹溪


9. [单选题]女性,30岁,反复痰中带血或大咯血5年,无低热、盗汗,查体:左下肺局限性、固定性湿性啰音。胸片示:左下肺纹理粗乱,呈卷发样,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支气管扩张
B. 慢性支气管炎
C. 支气管内膜结核
D. 肺结核
E.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10.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风水泛滥型水肿的主症之一

A. 全身迅速水肿
B. 肢节酸重
C. 烦热口渴
D. 伴见表证
E. 小便不利


11. [多选题]属于阴黄脾虚湿滞证的临床主症的是

A. 面目及肌肤黄染
B. 甚则晦暗不泽
C. 肢软乏力
D. 口中干苦
E. 大便溏薄


12. [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内经》提出了痹之病名
B. 《内经》阐述了痹与五脏的关系
C. 张仲景提出湿痹、血痹、历节之名
D. 王肯堂提出“历节风”
E.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了独活寄生汤


13. [多选题]“气鼓”的特征包括

A. 腹部膨隆
B. 青筋显露
C. 嗳气则舒
D. 腹部按之空空然
E. 叩之如鼓


14. [单选题]热邪盛于脏腑或阴虚里热内盛者称为

A. 表热证
B. 里热证
C. 实热证
D. 虚热证
E. 假热证


15. [单选题]胁痛的辨证,当以何者为主

A. 表里
B. 寒热
C. 气血
D. 虚实
E. 以上都不是


16. [多选题]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

A.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B. 寒主收引
C. 寒性凝滞
D. 其性重浊
E. 其性趋下


17. [单选题]噎嗝在辨证方面,首先应察其

A. 表里
B. 寒热
C. 虚实
D. 阴阳
E. 以上都不是


18. [多选题]结核性腹膜炎腹腔积液性质可为

A. 淡血色
B. 草黄色渗出液
C. 合并肝硬化的病人可接近漏出液
D. 乳糜性
E. 腹腔积液浓缩找结核杆菌的阳性机会较多


19. [多选题]脾胃虚弱之泄泻的特征是:

A. 稍进油腻之物,大便次数增多
B. 大便中完谷不化
C. 脘腹胀闷不舒
D. 舌淡苔白腻而滑
E. 脉细弱


20. [单选题]患者,女,47岁。尿频、尿急、腰腹拘急疼痛3天,伴寒热往来,口苦呕恶,大便10日一行,小便黄。舌红苔黄腻有剥脱,少津液,脉细数濡。应选用

A. 知柏地黄丸加车前子
B. 八正散
C. 八正散合小柴胡汤
D. 石苇散合六味地黄丸加藕节、生地
E. 八正散合小柴胡汤去大黄加生地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p9mp01.html
  • 下一篇:中医内科副高卫生高级职称专业知识考试试题(P1) 寒栗鼓颔,腰脊俱痛,渴欲冷饮。"此语出自何书肺痨出现骨蒸劳热日久不退,宜进清淡之食,禁食荤腥油腻之流,后者败肠胃而留邪。肺痨出现骨蒸劳热,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气短自汗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