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副高职称考试宝典妇女保健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专项训练在线题库(M1),更多妇女保健(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关于子宫内膜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属癌前病变
B.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分三级
C. 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包括原位癌
D. 轻度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可自行逆转为正常内膜
E. 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
2. [单选题]在妇女病普查中最多见的妇女病是
A. 盆腔炎
B. 宫颈炎
C. 子宫肌瘤
D. 乳房肿块
E. 卵巢囊肿
3. [单选题]含孕酮的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机理是
A. 抑制排卵
B. 长期异物刺激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及损伤子宫内膜
C. 干扰子宫内膜细胞代谢
D. 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和间质蜕膜化,干扰受精卵着床
E. 影响精子获能
4. [单选题]早期妊娠诊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阴道壁和子宫颈呈紫蓝色
B. 黑加征阳性
C. 子宫增大变软呈球形
D. 检测尿HCG阳性
E. 黄体酮试验阳性
5. [单选题]输卵管卵巢囊肿与单纯卵巢囊肿的鉴别,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病理机理不同,前者是炎症
B. 解剖部位不同
C. 前者多为双侧,后者多为单侧
D. 前者与子宫关系密切,后者一般不密切
E. 前者壁厚,后者壁薄
6. [单选题]妇科病人体格检查范围包括
A. 盆腔检查
B. 全身检查、腹部检查和盆腔检查
C. 全身检查和盆腔检查
D. 腹部检查和盆腔检查
E. 盆腔检查和阴道排出物检查
7. [单选题]产妇,风湿性心脏病,病情稳定,心功能Ⅱ级。产妇临产入待产室,医生在考虑对她的处理时,下列何项不应该列入考虑之列
A. 临产即用抗生素,至少维持至产后1周
B. 可适当应用镇静剂
C. 若非病变需要,不主张使用洋地黄预防心衰
D. 产程进展慢,估计有头盆不称可能时,早做剖宫产
E. 产后流血较多时,尽量避免输血
8. [单选题]患者女性,27岁。足月产后3天,出现下腹痛,体温不高,恶露多,有臭味,宫底位于脐上1指,子宫体软。该患者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 平卧位
B. 抬高床头
C. 做好会阴护理
D. 监测体温变化
E. 做好心理支持
9. [单选题]关于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正确的是
A. 死亡率低于非妊娠期
B. 孕中期以保守治疗为主
C. 一经确诊应给予大量广谱抗生素
D. 容易发生阑尾穿孔及腹膜炎
E. 发生在妊娠晚期,腹肌紧张非常明显
10. [多选题]下列哪些项属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依据
A. 癌细胞的分化程度
B. 患者是否已绝经
C. 患者全身健康状况
D. 子宫肌层和颈管是否被浸润或累及
E. 子宫的大小
11. [单选题]关于妊娠期孕妇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性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血液处于低凝状态
B. 体内红细胞总量减少
C. 脉压减小
D. 血液稀释出现生理性贫血
E. 血脂在妊娠末期明显降低
12. [单选题]关于白假丝酵母菌,描述正确的是
A. 呈卵圆形
B. 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
C. 不耐热
D. 对紫外线抵抗力较强
E. 以上都是
13. [多选题]脐带缠绕的剖宫产指征有哪些
A. 脐带绕颈圈数多
B. 缠绕紧
C. 出现晚期减速者
D. 羊水多
E. 胎头附近听到脐带杂音者
14. [单选题]婚前医学检查中,必要的常规检查项目不包括
A. 血、尿常规
B. 梅毒筛查
C. 艾滋病检测
D. 真菌检查
E. 淋菌检查
15. [多选题]对于平滑肌肉瘤的病理诊断标准,恰当的是
A. 可见癌成分
B. 上述都不正确
C. 肿瘤灶内出血坏死
D. 细胞核异型,核仁明显,有多核巨细胞
E. 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细胞大小不一
16. [单选题]关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菌能耐受80℃持续1小时
B. 最适宜环境的pH值为5.2~6.6
C. 此菌为条件致病菌
D. 多数通过性交直接传染
E. 是阴道炎的首发原因
17. [单选题]行宫腔镜检查与治疗的禁忌证是
A. 急性生殖道感染
B. 寻找不孕症的宫腔原因
C. 寻找复发性流产的子宫内原因
D. 排除宫腔内异物残留
E. 输卵管堵塞的治疗或行输卵管栓堵绝育术
18. [单选题]关于子宫破裂的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经产妇发生率高于初产妇
B. 均发生于分娩期
C. 发生率逐年降低
D. 可发生于子宫部或子宫下段
E. 易发生于分娩受阻时
19. [单选题]关于产后临床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 产后体温在38℃属异常
B. 妊高征产妇的血压于产前无变化
C. 产后由妊娠的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呼吸,呼吸深慢
D. 产褥早期没有因宫缩引起腹痛
E. 产褥早期皮肤排汗明显属异常
20. [单选题]现代医学的主要目的( )
A. 救死扶伤和治病救人
B. 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
C. 减轻痛苦
D. 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解除由病灾引起的疼痛和疾苦;照料和治愈有病的人,照料那些不能治愈的人;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
E. 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