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卫生高级职知识点汇总在线题库(F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05   [手机版]    

2024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卫生高级职知识点汇总在线题库(F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卫生高级职知识点汇总在线题库(F5),更多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善利水渗湿,又泄肾与膀胱之热的药物是

A. 猪苓
B. 知母
C. 黄柏
D. 泽泻
E. 木通


2. [单选题]患者,女,38岁。脘腹胀痛,胸闷喜叹气,胀痛,嗳气食少,恶心欲呕,纳呆,舌淡苔薄白,脉弦。用药首选

A. 香橼、佛手
B. 木香、砂仁
C. 枳实、白术
D. 枳壳、陈皮
E. 麦芽、山楂


3. [多选题]气的功能是

A. 推动作用
B. 温煦作用
C. 固摄作用
D. 防御作用
E. 气化作用


4. [多选题]僵蚕治痰核、瘰疬是取其什么功效

A. 息风止痉
B. 祛风止痛
C. 化痰
D. 通络止痛
E. 软坚散结


5. [单选题]某男,52岁。平素气逆痰多,近日复感暴寒。初起发热恶寒,舌苔黑润,口虽渴而饮水不多,越三日气急痰鸣,头面嫩红,神昏不语,大汗淋漓,手足厥冷,脉豁大而空。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分析其病机应为

A. 阳强不能密
B. 阴不胜其阳
C. 阳不胜其阴
D. 阴阳离决
E. 阳气阻隔


6. [单选题]既能清肺热,可治疗肺热咳嗽,又能泻胃火,治疗胃火牙痛的药物是

A. 知母
B. 竹叶
C. 芦根
D. 栀子
E. 石膏


7. [单选题]小建中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A. 2:2
B. 2:3
C. 2:4
D. 2:5
E. 2:6


8. [单选题]患者王某,男,56岁。胸中闷痛,痛甚时向肩背部放散,自觉有气从胁上冲心胸,喘息短气,痰唾较多,苔白厚腻,脉沉弦。治宜选用( )

A. 苏合香丸
B. 厚朴温中汤
C. 金铃子散
D. 枳实薤白桂枝汤
E. 半夏厚朴汤


9. [单选题]味甘气香,具有杀虫消积功效,尤宜用于小儿蛔虫病及小儿疳积的药物是

A. 使君子
B. 鹤草芽
C. 苦楝皮
D. 贯众
E. 榧子


10. [单选题]朱砂安神丸的功用是

A. 重镇安神、潜阳明目
B. 滋阴清热、补心安神
C. 镇心安神、泻火养阴
D. 养心安神、清热除烦
E. 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11. [单选题]具有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A. 大黄
B. 芒硝
C. 芦荟
D. 火麻仁
E. 桃仁


12. [单选题]被前人称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的方剂是

A. 大黄牡丹汤
B. 仙方活命饮
C. 苇茎汤
D. 普济消毒饮
E. 凉膈散


13. [多选题]可用麻黄治疗的病证有

A. 风寒表实证
B. 风寒表虚证
C. 咳嗽气喘证
D. 风水水肿
E. 风寒痹证


14. [单选题]小建中汤证中心下悸的机理是

A. 心阳不足,空虚无主
B. 胃虚水停,水气凌心
C. 心之阴阳两虚
D. 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E. 以上均不是


15. [单选题]下列五脏所藏中错误的是

A. 心藏神
B. 肝藏魂
C. 肺藏魄
D. 肾藏智
E. 脾藏意


16. [单选题]枳实导滞丸与枳实消痞丸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

A. 枳实 大黄
B. 黄芩 黄连
C. 白术 茯苓
D. 半夏 神曲
E. 木香 厚朴


17. [单选题]治外有风寒表证内兼湿阻中焦证宜选

A. 藿香
B. 白豆蔻
C. 五加皮
D. 砂仁
E. 茯苓


18. [单选题]临床应用时应避免使用的配伍关系是

A. 相须
B. 相使
C. 相杀
D. 相畏
E. 相反


19. [单选题]《汤液醪醴论》"五脏阳以竭"的含义是

A. 五脏阳气虚弱
B. 五脏阳气乏竭
C. 五脏阳气阻遏
D. 五脏阳气失调
E. 以上均不是


20. [单选题]下列各方中不含有“培土生金”之意的是( )

A. 参苓白术散
B. 炙甘草汤
C. 泻白散
D. 归脾汤
E. 麦门冬汤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ogr299.html
  • 下一篇:2024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实战模拟考试试题(F5) 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其病理变化是辛味药多用于"用热远热"的含义是既能温中止血,又可治疗胃寒呕吐、脾虚久泻的药物是《本神》养生“节阴阳而调刚柔”是指阴阳偏盛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阴阳格拒# 阴阳亡失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