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半夏的催吐部位是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19-10-13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半夏的催吐部位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单选题]半夏的催吐部位是

A. 呕吐中枢
B. 消化道黏膜
C. 眼结膜
D. 消化道平滑肌
E. 呼吸道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多数含苷类药物在什么温度下干燥

A. 25℃
B. 55℃~60℃
C. 30℃
D. 38℃~55℃
E. 25℃~30℃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黄芩合理的切制方法是

A. 温水润软
B. 用蒸汽蒸软
C. 用冷水浸润软化切片
D. 沸水煮透
E. 用冷水煮透

正确答案 :B

解析: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易被酶解,故采取蒸润法。


[单选题]七情内伤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最易伤及的脏是

A. 心、肺、肝
B. 心、脾、肺
C. 肝、脾、肾
D. 心、肝、脾
E. 肺、脾、肾

正确答案 :D

解析: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直接伤及内脏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内脏,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此外,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又主神明,所以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有关,心神受损又可涉及其他脏腑。情志所伤,又以心、肝、脾为多见。


[单选题]需要做水分含量检查的剂型是

A. 茶剂
B. 糖浆剂
C. 合剂
D. 煎膏剂
E. 酒剂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枳实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是

A. 枳实对胃肠平滑肌呈双向作用
B. 枳实、枳壳对胃肠作用不同
C. 枳实对胃肠平滑肌有兴奋作用
D. 枳实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不能用于治疗胃下垂、胃肠无力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E. 枳实对胃肠道有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枳实对胃肠道平滑肌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效应,呈现双向调节作用。


[单选题]关于一般药物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A. 质地较轻或成分容易煎出的药物如花、叶、草之类,用量不宜过大
B. 质重或成分不易煎出的药物如矿物、贝壳类,用量宜大
C. 过于甘寒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
D. 芳香走散的药物,用量宜大
E. 新鲜药物因含有水分,用量则可更大些

正确答案 :D

解析:芳香走散的药物用量过大易伤正气,故用量宜小。过于甘寒的药物,多用会损伤脾胃,故用量不宜过大,也不宜久服。


[单选题]常配伍甘遂、大戟、芫花等峻下之剂,能缓和药性、保护脾胃的药物是

A. 白术
B. 山药
C. 大枣
D. 饴糖
E. 甘草

正确答案 :C

解析:十枣汤的组成为芫花甘遂大戟(各等份),本方为攻逐水饮的常用方剂。三药峻猛有毒,易伤正气,故用大枣10枚为佐药,煎汤送服,益气护胃,缓和诸药峻烈及毒性


[单选题]虚寒证的病理基础是

A. 阴损及阳
B. 阳偏衰
C. 阴偏胜
D. 阴偏衰
E. 阳偏盛

正确答案 :B

解析:阳偏衰 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和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为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阳虚则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就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阳虚则寒,不但可见到面色胱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而且还有喜静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所以,阳虚则寒与阴胜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单选题]药品经营企业的阴凉库温度为

A. 不高于20℃
B. 3℃~8℃
C. 0℃~30℃
D. 2℃~10℃
E. 不高于15℃

正确答案 :A

解析:《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第十八条,药品批发和零售连锁企业应根据所经营药品的储存要求,设置不同温、湿度条件的仓库。其中冷库温度为2~10℃;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常温库温度为0~30℃;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o0gj09.html
  • 下一篇:下列关于半夏对胃肠道的作用,错误的是 内有多数深红色种子。此药材是下述各项,益气和胃 清暑利湿,持续时间延长。对离体豚鼠心房可使收缩力减弱,长1.5~3.5cm,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同时又能活血散瘀,止血而不留瘀,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肝经经脉所过。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