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学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答案+解析(L9)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08   [手机版]    

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学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答案+解析(L9)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医学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学高级职称(副高)冲刺密卷答案+解析(L9),更多中医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男子“天癸”产生的年岁在

A. 八岁
B. 二八
C. 三八
D. 四八
E. 八八


2. [单选题]"治病必求于本"中"本"的含义是

A. 肾
B. 脾
C. 体质
D. 阴阳
E. 病因


3. [单选题]根据《素问·举痛论》情志因素可影响人体气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怒则气上
B. 喜则气缓
C. 悲则气耗
D. 恐则气下
E. 惊则气乱


4.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养生方法

A. 食饮有节
B. 起居有常
C. 不妄作劳
D. 尽终其天年
E. 以上均是


5. [单选题]太阳中风汗出的机理是

A. 阳虚不能固摄于外
B. 风邪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 卫虚失固,腠理疏松
D. 外邪化热,热迫津出
E. 卫气不共营气谐和


6. [单选题]津液运行输布的主要通道是( )

A. 三焦
B. 膀胱
C. 经络
D. 尿道
E. 肾


7. [多选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夏三月的养生方法有( )

A. 夜卧早起
B. 无厌于日
C. 以使志生
D. 华英成秀
E. 使气得泄


8. [单选题]毛发的荣枯主要与体内哪两种物质的盛衰有关( )

A. 精与气
B. 精与液
C. 气与血
D. 气与津
E. 精与血


9. [单选题]据原文,阳明病的外证是

A. 潮热,自汗,心烦,口渴
B. 潮热,手足濈然汗出,不恶寒
C.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D. 壮热,口渴,大汗出,背微恶寒
E. 高热,大汗出,不恶寒


10. [单选题]疾病的标本,实质上反映了疾病的( )

A. 轻与重
B. 安与危
C. 虚与实
D. 表与里
E. 本质与现象


11. [多选题]风温症见身热神昏,舌蹇,肢厥,便秘,腹部按之硬痛,舌绛苔黄燥,脉数沉实,其病机是:( )

A. 热陷心包
B. 土燥水竭
C. 阳明腑实
D. 阴亏肠燥
E. 内闭外脱


12. [单选题]瘀阻心脉证其症状特点是( )

A. 心悸心痛,痛如针刺
B. 心悸心痛,心胸闷痛
C. 心痛剧烈,得温痛减
D. 心痛心悸,胀痛太息
E. 心悸心烦,隐痛不适


13. [单选题]针刺适应证不包括( )

A. 胃脘痛
B. 高度水肿者
C. 咽喉肿痛
D. 痛经
E. 风湿性关节炎


14. [单选题]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中药剂型是( )

A. 汤剂
B. 丸剂
C. 散剂
D. 片剂
E. 膏剂


15. [单选题]寒证的护理,正确的是(  )。

A. 汤药宜温热服
B. 室内宜凉爽通风
C. 饮食宜清补
D. 多饮用清凉饮料
E. 汤药煎煮时间宜长


16.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风温的诊断要点

A. 发生于春冬两季的外感热病
B. 发病初起有发热,恶风寒,咳嗽,口渴,脉浮等肺卫见症
C. 继则出现肺热壅盛等气分症状
D. 在病变过程中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及虚风内动症
E. 发于冬季的,称为冬瘟


17. [多选题]烂喉痧与大头瘟初起均可见( )

A. 咽喉肿痛
B. 发热恶寒
C. 口渴
D. 头面红肿
E. 肌肤丹痧


18.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走五脏","浊阴"是指

A. 二便等污秽之物
B. 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 饮食化生的精气
D. 精血津液
E. 卫气


19. [单选题]统藏失司的出血反映哪两脏的病变( )

A. 脾与肺
B. 心与肝
C. 脾与肾
D. 脾与肝
E. 心与脾


20. [单选题]冰袋、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法,适用于(  )。

A. 表热证
B. 虚热证
C. 假热证
D. 表实证
E. 里实热证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nxy2od.html
  • 下一篇:高级职称(副高)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副高题库在线组卷(M0) 口苦,脉弦数。治宜服小青龙汤后,口舌生疮# 心悸怔忡,面白舌紫 心痛肢厥,不欲咽 消渴不已 渴欲冷饮浮脉与沉脉 迟脉与数脉 洪脉与弦脉# 滑脉与涩脉 紧脉与缓脉利水 消肿 补益# 加强锻炼 注意卫生阳明温病,脉滑数者 阳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