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卫生管理副高医学职称2024加血提分考试试题(M8),更多卫生管理(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在履行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中的尊重原则时,重点内容不含有( )
A. 在医疗过程中要尊重病人和家属的自主权
B. 各种治疗手段要获得病人和家属的知情同意
C. 各种用药目的要详细向病人和家属解释
D. 在医疗过程中要为病人保守秘密
E. 在医疗过程中要保守病人的隐私
2. [单选题]反映事物内部组成部分的比重大小应选用:( )
A. 构成比
B. 相对比
C. 绝对数
D. 率
E. 变异系数
3. [多选题]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 )
A. 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
B. 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
C. 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D. 改善医患关系
E. 保障医疗安全
4. [单选题]健康教育要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首先要实现的目标是
A. 意识增强
B. 态度转变
C. 技能提高
D. 行为改变
E. 知识增加
5. [单选题]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事先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而对病例组的询问仔细认真,对对照组的询问则不太认真。研究者认为对照组不需要像病例组那样花费精力认真调查,由此产生的偏倚是( )
A. 测量偏倚
B. 暴露怀疑偏倚
C. 易感性偏倚
D. 伯克森偏倚
E. 诊断怀疑偏倚
6. [单选题]某传染病的最短潜伏期为8天,最长潜伏期为22天,平均潜伏期为14天,症状期为21天,恢复期为30天,试问该病的检疫期限为( )
A. 8天
B. 22天
C. 14天
D. 21天
E. 30天
7. [单选题]实验流行病学方法不包括( )
A. 社区试验
B. 病例报告
C. 临床试验
D. 现场试验
E. 类实验
8.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A. 传染病流行
B. 易感人口的迁出
C. 计划免疫
D. 免疫人口的死亡
E. 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9. [单选题]一项研究对50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饮酒、吸烟、吃生硬或发霉的食物、膳食中蔬菜和蛋白质的含量等,同时对条件相似的500名非食管癌患者进行同样项目的调查,然后分析比较两组的情况。该项研究属于哪种流行病研究方法( )
A. 实验研究
B. 临床诊断试验
C. 病例对照研究
D. 回顾性队列研究
E. 常规资料分析
10. [单选题]关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的区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定性研究需要的样本量一般要比定量研究的大
B. 定性研究以客观为主,定量研究以主观为主
C. 定性研究常用于理论构建,而定量研究常用于理论检验
D. 定性研究偏于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倚重于描述分析
E. 定性研究属于演绎分析,定量研究属于归纳分析
11. [单选题]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
A. 显性感染
B. 潜伏性感染
C. 隐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一过性感染
12. [单选题]银翘散的主治病证是( )
A. 风寒表实证
B. 风寒表虚证
C. 风热表证
D. 气虚外感证
E. 风湿表证
13. [单选题]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特征不包括( )
A. 短期波动
B. 季节性
C. 间断性
D. 周期性
E. 长期变异
14. [单选题]某广告说某药治疗了100例某病病人,其中90例痊愈,治愈率达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广告可信,治愈率高
B. 此广告不可信,缺少对照组
C. 此广告不可信,病例数太少
D. 此广告不可信,没有经过统计学检验
E. 无法判断
15. [单选题]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特征:(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E.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6. [多选题]理中丸的药物组成是( )
A. 人参
B. 干姜
C. 白术
D. 炙甘草
E. 木香
17. [单选题]临床试验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其目的是( )
A. 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实验组
B. 使试验对象有相同的机会进入对照组
C. 使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人数相等
D. 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
E. 去除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扰
18. [单选题]智能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
A. 行为和生活方式
B. 精神和生活方式
C. 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
D. 物质生活和精神条件
E. 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
19. [多选题]传播的要素包括
A. 传播者
B. 受传者
C. 信息与讯息
D. 传播媒介
E. 传播效果
20. [单选题]大椎的取穴法为( )
A. 活动标志取穴法
B. 肌性标志取穴法
C. 骨度折量取穴法
D. 骨性标志取穴法
E. 简便取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