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级卫生资格考试宝典环境卫生副高医学职称模拟考试系统(H3),更多环境卫生(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阴虚火旺型心悸可出现( )
A. 面色无华
B. 善惊易恐
C. 心烦少寐
D. 形寒肢冷
E. 心痛阵作
2. [单选题]有关多环芳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气中的BaP与人群中肺癌的死亡率有正相关关系
B. 大气中的致癌性多环芳烃主要是BaP
C. Ba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
D. 多环芳烃可与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
E. 多环芳烃中有强致癌性的多为四到七环的稠环化合物
3. [单选题]影响化学物简单扩散最主要的因素是
A. 生物膜的厚度
B. 化学物的分子量
C. 化学物的解离状态
D. 化学物的脂/水分配系数
E. 生物膜两侧化学物的浓度差
4. [单选题]青春期一般指
A. 10~20岁
B. 12~20岁
C. 8~18岁
D. 10~15岁
E. 15~20岁
5. [单选题]观察舌象辨别病邪的性质主要依据是( )
A. 舌苔的有无
B. 舌苔的润燥
C. 舌苔的厚薄
D. 舌苔的颜色
E. 舌苔的腐腻
6.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
A. 根据既往死亡或发病情况,对将来疾病的发生做出估计
B. 根据所积累的有关某病与某因素的关系的假设,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暴露与疾病的关系作分析
C. 了解病例和对照中欲研究因素的相对频率,初步验证所研究的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D. 在已戒烟的男性和尚在吸烟的对照中,研究癌症的相对危险度
E. 研究不同层次人群中某病的流行率
7. [单选题]要求餐馆的餐厨比为1∶1.1,食堂餐厨比为1∶1是哪个法规规定的
A.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B.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C.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D.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E.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8. [单选题]全面了解人群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手段是
A. 膳食调查
B. 体格检测
C. 营养缺乏病临床检查
D. 营养调查
E. 营养监测
9. [单选题]关于甲基汞损害健康的正确论点是( )
A. 经食物摄入汞所致的汞中毒
B. 经饮水摄入汞所致的汞中毒
C. 汞经肠道吸收于血液
D. 甲基汞的碳一汞链不稳定
E. 进行性不可逆性的病理损害
10.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共卫生执法的基本原则
A.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原则
B. 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
C. 民主集中制原则
D. 实行回避原则
E. 效力原则
11. [单选题]城市环境噪声的评价指标有( )
A. 等效连续A声级
B. 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
C. 累计百分声级
D. 最大声级
E. 以上都是
12. [单选题]下列哪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与洗涤剂有关( )
A. 壬酚
B. 二恶英
C. 双酚
D. DDT
E. PCDD
13. [单选题]建立流行病数学模型的首要基础是
A. 有极好的数学知识
B. 提出模型假设
C. 精通计算机技术
D. 有适当的模型结构
E. 已知疾病流行过程的相关理论
14. [单选题]土壤污染的来源有 ( )
A. 生活污染 城市污水 化肥污染
B. 工业"三废"及汽车废气污染,生活污染,农药污染
C.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染
D. 重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农业污染
E. 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工业"三废"及汽车废气污染
15. [单选题]不是人类自然环境构成的圈带的是
A. 生物圈
B. 大气圈
C. 水圈
D. 非生物圈
E. 土壤岩石圈
16. [单选题]研究化学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的关系
A. 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乃至量子水平阐明化学毒物的毒物机制
B. 有助于指导新的化学物质或药物的设计和合成
C. 有助于指导解毒药物的筛选
D. 有助于预估新化学物质的安全限量标准范围
E. 以上都是
17. [单选题]大气卫生标准中规定两种浓度,其中制定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物的 ( )
A. 急性中毒和刺激作用
B. 人群过敏和慢性中毒
C. 急慢性中毒
D. 潜在性危害和急性刺激作用
E. 慢性中毒和潜在性危害
18. [单选题]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现场紧急医疗救助中,为了醒目辨认和分类处理,应在重伤人员的手臂上捆绑下列哪种颜色的纱布( )
A. 黑色
B. 红色
C. 黄色
D. 绿色
E. 白色
19. [单选题]不属于环境污染概念范畴的是
A. 环境质量变化
B. 尚未扰乱生态平衡
C. 由于各种人为原因
D. 环境组成发生重大变化
E. 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危害
20. [单选题]患者平素体弱多病,近日来出现心悸气短,劳累后加重,自汗,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结代。本病应辨证为( )
A. 心气不足
B. 心阳不振
C. 心血不足
D. 心血瘀阻
E. 心阴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