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针灸正高真题剖析(F3),更多针灸(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
1. [多选题]造成亡阳病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是
A. 邪盛正衰,正不敌邪
B. 过用汗法或汗出过多
C. 素体阳虚,疲劳过度
D. 寒湿之邪伤阳
E. 虚阳外越
2. [多选题]半夏泻心汤主治( )
A. 呕而肠鸣
B. 呕而发热
C. 呕而胸满
D. 干呕而利
E. 心下痞
3. [多选题]《金匮要略》中用以攻逐饮邪的方剂是( )
A. 厚朴七物汤
B. 厚朴大黄汤
C. 十枣汤
D. 甘遂半夏汤
E. 己椒苈黄丸
4. [多选题]珍珠母的功效是:
A. 息风止痉
B. 清肝明目
C. 镇惊安神
D. 平肝潜阳
E. 凉血止血
5. [多选题]下列哪些条文描述的是相似症状( )
A. 诸风掉眩
B. 诸湿肿满
C. 诸痿喘呕
D. 诸胀腹大
E.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
6. [多选题]春温见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脉细数。其治法是( )
A. 滋肺胃
B. 攻下热结
C. 育肾阴
D. 清心火
E. 养心安神
7. [多选题]头针治疗足跟痛可取
A. 顶旁1线
B. 顶旁2线
C. 顶颞前斜线
D. 顶颞后斜线
E. 以上均不是
8. [多选题]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
A. 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
B. 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
C. 温病学是《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
D. 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9. [多选题]肝肾阴虚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治则是
A. 针灸并用
B. 以针为主
C. 只灸不针
D. 补法
E. 平补平泻
10. [多选题]腱鞘炎的治则是
A. 只针不灸
B. 泻法
C. 只灸不针
D. 针灸并用
E. 平补平泻
11. [多选题]阵发性瘙痒,遇风触冷瘙痒加剧,食欲不振,脉细弱,舌淡、苔白,宜选用的腧穴有
A. 曲池
B. 肾俞
C. 血海
D. 脾俞
E. 膈俞
12. [多选题]下列与固瘕有关的是( )
A. 大便初硬后溏
B. 腹满硬痛,不大便
C. 胃中冷,水谷不别
D. 阳明中风
E. 阳明中寒
13. [多选题]人参汤主症包括( )
A. 胸背疼痛
B. 胸满短气
C. 心中痞闷
D. 喘息咳唾
E. 胁下逆抢心
14. [多选题]同名经的八脉交会组穴是
A. 内关
B. 后溪
C. 列缺
D. 公孙
E. 申脉
15. [多选题]祛风湿散寒的药物有
A. 独活
B. 防风
C. 蕲蛇
D. 防己
E. 羌活
16. [多选题]气虚邪滞以肺气虚弱为主的宜加( )穴以补益肺气
A. 太渊
B. 膻中
C. 肺俞
D. 关元
E. 足三里
17. [多选题]天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临床常用的天灸法有
A. 蒜泥灸
B. 细辛灸
C. 灯草灸
D. 天南星灸
E. 白芥子灸
18. [多选题]地龙的功效是
A. 定惊
B. 利尿
C. 清热
D. 平喘
E. 通络
19. [多选题]经络系统中的经脉包括的内容是
A. 十二经别
B. 奇经八脉
C. 十二正经
D. 十五别络
E. 十二经筋
20. [多选题]与督脉交会经脉是
A. 足少阴
B. 足少阳
C. 足太阳
D. 足太阴
E. 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