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2024中医妇科学高级职称(副高)海量考试试题(G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3-15   [手机版]    

2024中医妇科学高级职称(副高)海量考试试题(G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中医妇科学高级职称(副高)海量考试试题(G5),更多中医妇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浊阴走五脏","浊阴"是指

A. 二便等污秽之物
B. 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 饮食化生的精气
D. 精血津液
E. 卫气


2. [多选题]妇人产后三大证是指( )

A. 乳中虚
B. 痉
C. 发热
D. 郁冒
E. 大便难


3. [单选题]通过炮制后可以改变药物功效的药是

A. 大黄酒制
B. 紫菀蜜炙
C. 苍术麸炒
D. 麻黄蜜炙
E. 石膏煅用


4. [单选题]患者经行持续不净,量少色红,兼见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最恰当的治法,当是(  )。

A. 凉血止血
B. 清热凉血
C. 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D. 收涩止血
E. 滋阴固肾


5. [多选题]青蒿清虚热,除骨蒸之功,适用于

A. 热入营血证
B. 产后虚热
C. 小儿疳热
D. 温病后期,余热未清之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E. 骨蒸潮热


6. [单选题]小承气汤方中,大黄的煮法哪项是正确的

A. 与他药同煮
B. 后下
C. 先煮
D. 麻沸汤浸泡
E. 以上都不是


7. [单选题]具有降气止呕的花类药物是

A. 玫瑰花
B. 槐花
C. 月季花
D. 凌霄花
E. 旋覆花


8. [单选题]桂枝具有的功效是

A. 发汗解表,温脾暖肝
B. 发汗解表,温经止血
C. 发汗解表,温胃止呕
D. 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助阳化气
E.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9. [多选题]《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的诊脉纲要包括( )

A. 诊法常以平旦
B. 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C. 脉象主病规律
D. 脉与四时相合
E. 诊脉独取寸口


10. [单选题]病人日间汗出,活动更甚者,称为

A. 绝汗
B. 盗汗
C. 黄汗
D. 自汗
E. 战汗


11. [单选题]患者,男,48岁。头晕,全身湿冷, 四肢厥逆,表情淡漠,苔白滑,脉沉细。临床最佳辨证当是

A. 四逆散证
B. 干姜甘草汤证
C. 当归四逆汤证
D. 茯苓四逆汤证
E. 四逆汤证


12. [单选题]妊娠腹痛,足跗浮肿,小便不利,治用

A. 附子汤
B. 白术散
C. 当归芍药散
D. 温经汤
E. 当归散


13. [多选题]气虚型经期延长的治则,哪项是正确的

A. 补气摄血,固经调经
B. 益气养血,固冲调经
C. 补肾益精,养血调经
D. 补脾益气,固冲调经
E. 补气升提摄血,固冲调经


14. [单选题]下列何方的配伍体现了“增水行舟”

A. 大承气汤
B. 黄龙汤
C. 增液承气汤
D. 十枣汤
E. 麻子仁丸


15. [多选题]小青龙汤可治疗( )

A. 痰饮
B. 支饮
C. 悬饮
D. 溢饮
E. 留饮


16. [单选题]间接反映骨盆入口前后径的径线

A. 髂棘间径
B. 髂嵴间径
C. 骶耻外径
D. 出口横径
E. 出口后矢状径


17. [单选题]真热假寒证最突出的证候表现是

A. 神昏谵语
B. 高热肢厥
C. 汗出口渴
D. 胸中烦热
E. 脉沉有力


18. [单选题]《咳论》指出六腑咳应当取五俞穴中的什么穴刺治

A. 井穴
B. 荥宋
C. 俞穴(原穴)
D. 经穴
E. 合穴


19. [单选题]小儿囟门迟闭,多属

A. 温病火邪上攻,脑髓有病
B. 吐泻伤津,或气血不足
C. 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D.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E. 以上都不是


20. [单选题]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其疼痛性质是

A. 胀痛
B. 灼痛
C. 冷痛
D. 绞痛
E. 隐痛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mmdgjr.html
  • 下一篇:中医妇科副高医学职称2024真题试卷(G5) 腹满,大便不通,苔白,应辨证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不仅具有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两手指及右下肢麻木、刺痛、怕冷两年,舌下络脉淡紫略粗。应首选的方剂为月经量多 下腹痛反复发作,咳嗽痰多 肺胃阴伤,任脉冲盛,肾精充足的基础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