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关于幽门螺杆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主要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B.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促进溃疡愈合
C.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明显降低溃疡的复发率
D. 若选用三联疗法治疗失败后,可用同一方法再次根除Hp
E.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削弱了胃黏膜的屏障功能
2. [单选题]典型肺炎链球菌肺炎体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患侧呼吸运动减弱
B. 患侧语颤减弱
C. 患侧叩诊呈浊音
D. 患侧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湿性啰音
E. 累及胸膜时,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3. [单选题]类白血病反应
A. NAP强阳性细胞中含中毒颗粒
B. t(9:22)(q34:q11)
C. 糖原染色阳性
D. 过氧化物酶阳性
E. 非特异性酯酶阳性,能被NaF抑制
4. [单选题]女性,65岁。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能3小时,患者意识清楚,瞳孔等大等圆,肌力2级,脑CT检查正常。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目前下列哪项处理最应该考虑
A. 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
B. 甘露醇等药物降颅压,抗脑水肿治疗
C. 蛇毒类降纤药物
D. 钙离子拮抗剂等神经保护剂
E. 尿激酶等溶栓药物治疗
5. [单选题]对癫痫发作患者的急救首要处置是
A. 从速给药,控制发作
B. 按压人中
C. 头颅CT检查寻找病因
D.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E. 保护患者肢体和唇舌等器官,防止跌伤或咬伤
6. [单选题]下列关于正常淋巴结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有压痛
B. 表面光滑
C. 质地柔软
D. 直径多为0.2~0.5cm
E. 与毗邻组织无粘连
7. [单选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变最常累及的部位是
A.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B. 左冠状动脉主干
C. 间隔支
D.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E. 右冠状动脉
8. [单选题]二尖瓣狭窄患者,心尖区听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该杂音的特点不包括
A. 杂音呈递增型
B. 舒张中晚期出现
C. 心尖区最清楚
D. 向颈部传导
E. 左侧卧位明显
9. [单选题]男性,64岁。心脏听诊可闻及重叠型奔马律,该患者可能是
A.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B. 房颤
C. 心肌病心率正常
D. 房早
E. 心力衰竭伴心动过速
10. [单选题]一风心病二尖瓣病患者,因全心衰竭住院,心电示心率140次/分,P-R间期0.26s,诊断风湿再发活动。2天后,心衰好转,心率108次/分,此时可听到哪种奔马律
A. 左室奔马律
B. 右室奔马律
C. 右心房舒张晚期奔马律
D. 火车头奔马律
E. 房性奔马律
1.正确答案 :D
解析: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形成的重要原因,引起胃溃疡的发病机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削弱了胃黏膜的屏障功能,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对于治疗失败的再治疗较困难,可采用PPI、铋剂合用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该方案中所含抗溃疡药物的常规剂量1疗程。
2.正确答案 :B
解析:肺炎链球菌肺炎症状
症状 起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多数有上呼吸道前驱症状,起病多急剧。突发高热、寒战,肌肉酸痛,纳差、疲乏和烦躁不安。体温可高达40~41℃。呼吸急促达40~60次/分,呼气呻吟,鼻扇,面色潮红或紫绀。可有患侧胸部疼痛,放射至肩部或腹部,患儿多卧于病侧。最初数日多咳嗽不重,无痰,后可有痰呈铁锈色。早期多有呕吐,少数患儿有腹痛,有时易误诊为阑尾炎。幼儿可有腹泻。轻症者神志清醒,少数患儿出现头痛、颈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重症时可有惊厥、谵妄及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常被误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病例可伴发感染性休克,甚至有因脑水肿而发生脑疝者。较大儿童可见唇部疱疹。
2.胸部体征 早期只有轻度叩诊浊音或呼吸音减弱。病程第2~3日肺实变后有典型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及管性呼吸音等。消散期可听到湿罗音。累及胸膜时,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少数病例始终不见胸部异常体征。确诊须靠X线检查。
3.X线检查 早期可见肺纹理加深或限局于一个节段的浅薄阴影,以后有大片阴影均匀而致密,占全肺叶或一个节段(图24-8),经治疗后逐渐消散。可见肺大泡。少数病例出现胸腔积液。值得指出,在肺部体征出现之前,即可能用X线透视查出实变。多数患儿在起病3~4周后X线阴影消失。
4.自然病程 大多在病程第5~10日体温骤退,可在24小时内下降4~5℃,低到35℃左右时,可见大汗及虚弱,类似休克状态。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者可于1~2日内退热,肺部体征约1周左右消失。
本题选择B
3.正确答案 :A
4.正确答案 :E
解析: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1.溶栓治疗
即发病后3~6小时以内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的主要危险性和副作用是颅内出血,心源性栓塞者脑出血的机会更高。
2.一般治疗
①调整血压:脑梗死时要慎重使用降压药,如血压为150~160/100(mmHg)时不需要使用降压药。血压降的过低可加重脑缺血。②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③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急性特别是大面积脑梗死时可出现脑水肿,是发病后1周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应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肾功能异常者可用甘油果糖和速尿。④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⑤防止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制剂。⑥早期活动:防止褥疮形成。每2小时翻身拍背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避免受压和褥疮形成。⑦加强营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行鼻饲、静脉高营养等,给患者创造恢复的机会。
该患者女性,65岁。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能3小时,病程3小时,目前首先的治疗是溶栓治疗。
本题选E
5.正确答案 :D
6.正确答案 :A
解析:正常情况下表浅淋巴结很小,直径多为0.2~0.5cm,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与毗邻组织无粘连,常呈链状与组群分布,常不易触及。
7.正确答案 :D
8.正确答案 :D
解析:二尖瓣狭窄心尖部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呈递增性,左侧卧位、呼吸末及活动后杂音更明显,不传导。
9.正确答案 :E
解析:心衰时心脏听诊可闻及重叠型奔马律。
10.正确答案 :D
解析:当同时存在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奔马律时,听诊呈"ke-len-da-la"4个音响,如同火车头行驶中机轮发出的声响,称为四音律,又称"火车头"奔马律。当心率加快(>120次/分)时,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奔马律的额外心音重叠在一起,称为重叠性奔马律(三音律)。当心率减慢时,又恢复成四音律。常见于左或右心衰竭伴心动过速时,也可见于风湿热伴有P-R间期延长和心动过速的病人。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ml5y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