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输血技术高级职称(副高)全真考试试题(K8),更多输血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HLA复合体位于
A. 第3号染色体
B. 第6号染色体
C. 第9号染色体
D. 第16号染色体
E. 第19号染色体
2. [单选题]决定患者对献血者细胞的反应强弱与种类的因素是
A. 患者的生理状况
B. 受血者的免疫状态
C. 抗原的输入量和特异性
D. 患者的营养状况
E. 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3. [单选题]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的面积为
A. 95%
B. 50%
C. 97.5%
D. 99%
E. 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
4. [单选题]以下关于血液比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常人全血的比重为1.050~1,065
B. 血液中白细胞数量越多,全血比重就越大
C. 血浆的比重为1.025~1.035
D. 血浆的比重的高低取决于血小板的含量
E. 红细胞的比重为1.090~1.092
5. [单选题]洗涤红细胞保存期为
A. 8小时以内
B. 12小时以内
C. 16小时以内
D. 18小时以内
E. 24小时以内
6. [单选题]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本法规定,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的,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害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应当依法赔偿
B.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C. 对相关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D. 对医疗机构的上级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E.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 [单选题]何种情况血液必须被废弃
A. 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
B. 血袋已被打开过
C. 溶血
D. 细菌污染
E. 以上情况都需被废弃
8. [单选题]血浆制品主要有
A. 新鲜冰冻血浆
B. 新鲜液体血浆
C. 普通液体血浆
D. 普通冰冻血浆
E. 以上均正确
9. [单选题]HIV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可使HIV感染的窗口期缩短为
A. 11天
B. 12天
C. 16天
D. 22天
E. 30天
10. [单选题]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体外溶血试验血红蛋白增加率应
A. ≤35%
B. ≤40%
C. ≤50%
D. ≤60%
E. ≤65%
11. [单选题]以下关于文件控制程序要求中错误的是
A. 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
B. 必要时需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
C.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D. 外来文件通常不需进行特别控制
E. 应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12. [单选题]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血袋上采血管合格的标准为
A. 保留至少15cm长分段热合注满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的采血管
B. 保留至少15cm长分段热合注满全血的采血管
C. 保留至少20cm长分段热合注满全血的采血管
D. 保留至少20cm长分段热合注满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的采血管
E. 保留整段注满全血的采血管
13. [单选题]依据相关规定,承担自体输血采集血液职责的是
A. 红十字会
B. 血站
C. 在治的医疗机构
D. 医疗主管部门
E. 医疗主管部门指定单位
14. [单选题]对监控发出的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无效的措施是
A. 校准和维护检测和试验用设备、仪器
B. 使用符合要求的试剂盒
C. 使用电子报告单
D. 每次试验进行内部质控,只有QC值在规定的范围内时接受试验结果
E. 严格按SOP执行操作
15. [单选题]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下列哪种细胞
A. 成熟红细胞
B. 血小板
C. 有核红细胞
D. 血红蛋白
E. 网织红细胞
16. [单选题]基本处理对象是事务信息。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时效性强,数据处理能力强,而数学模型的使用较少,这是
A.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B. 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
C. 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
D. 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E.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17. [单选题]下列关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输血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 输血可使溶血加速,因此尽量不输血
B. 必须输血时尽量选用患者血清与供者红细胞反应最弱的红细胞输注
C. 输血速度要慢,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D. 为避免同种抗体增高,应一次输足所需血量
E. 患者自身抗体滴度较高时可用血浆置换减轻症状
18.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需延期献血
A. 较重的胃溃疡
B. 较重的十二指肠溃疡
C. 急性胃肠炎
D. 慢性胃肠炎
E. 慢性胰腺炎
19. [单选题]碱性磷酸酶(AP)一般采用对硝基苯磷酸酯(p-nitrophenyl phosphate,p-NPP)作为底物。p-NPP经AP作用后的产物为黄色对硝基酚,其吸收峰是
A. 405nm
B. 275nm
C. 450nm
D. 200nm
E. 700nm
20. [单选题]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 样本
B. 全部对象
C. 影响因素
D. 个体
E.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