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2024(副高)高级卫生考试宝典计划生育高级职称(副高)历年在线题库(@8),更多计划生育(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五行学说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具体体现为( )
A. 指导控制疾病的传变
B. 确定治则治法
C. 指导脏腑用药和针灸取穴
D. 帮助纠治精神情志病变
E. 预测疾病的传变
2. [单选题]出院记录书写以下哪点不妥
A. 是经治医师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
B. 在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
C. 出院记录一式2份,另立专页
D. 出院记录由经治医师书写
E. 应由住院医师审签
3. [单选题]以下关于初级卵母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属于原始卵泡
B. 核大而圆
C. 胞质呈嗜酸性
D. 在胚胎时期就已经形成
E. 青春期后在垂体激素作用下继续增多
4. [单选题]禁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的是( )。
A. 乳腺癌
B. 卵巢癌
C. 子宫内膜癌
D. 子宫内膜异位症
E. 滋养叶细胞肿瘤
5. [多选题]关于输卵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属于女性内生殖器
B. 是孕卵种植的场所
C. 输送女性激素
D. 全长粗细不一
E. 和腹膜腔相通
6. [单选题]关于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的规定下列哪点不恰当
A. 入院不足24小时出院的患者,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
B. 需有以下内容:姓名、性别、年龄、婚姻、出生地、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病史陈述者(注明与患者关系)、入院时间、记录日期
C. 需写主诉、入院情况
D. 因住院时间短,诊治经过可以从略
E. 需写入院诊断、出院时间、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医师签全名
7. [单选题]关于子宫的组织结构,下列哪项正确?( )
A. 青春期开始后,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其表面1/3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功能层
B. 子宫肌层大致可分为两层,外层纵行,内层环行
C. 子宫肌层非孕时约厚0.8cm
D. 子宫浆膜层即覆盖子宫体底部及前后面的腹膜,在子宫前面近子宫峡部处向前反折覆盖膀胱形成膀胱子宫陷凹,亦称道格拉斯陷凹
E. 以上均不正确
8. [单选题]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症状是( )
A. 腰酸腿软,精神萎靡
B. 气少力衰,神疲消瘦
C. 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
D. 动则心悸,气喘汗出
E. 以上均非
9. [多选题]药物流产前的常规检查包括
A. 妇科检查
B. 宫腔镜检查
C. 妊娠试验
D. B超检查
E. 腹腔镜检查
10. [单选题]暴喜过度,临床常见的症状有( )
A. 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B. 心悸、失眠、健忘、多梦
C. 面红目赤
D. 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
E. 意志消沉,面色惨淡
11. [单选题]可经垂直感染导致胎儿畸形的病毒
A. 麻疹病毒
B. 风疹病毒
C. 流感病毒
D. 乙脑病毒
E. 甲肝病毒
12. [单选题]曾生育过神经管畸形的孕妇服用叶酸的剂量是( )。
A. 4mg
B. 5mg
C. 0.4mg
D. 8mg
E. 6mg
13. [多选题]药物的性味归纳正确的是( )
A. 寒凉属阴
B. 温热属阳
C. 咸甘发散为阳
D. 酸苦涌泄为阴
E. 淡味渗泄为阳
14. [单选题]正常的脉象又称为( )
A. 正脉
B. 平脉
C. 和脉
D. 有根脉
E. 缓脉
15. [单选题]关于输卵管绝育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经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目前首选方法为硅胶环绝育法
B. 输卵管注药堵塞绝育术适用于1个小孩的妇女
C. 哺乳期妇女应慎用输卵管堵塞绝育术
D. 粘堵绝育术显影在1.5cm以上效果可靠
E. 手术后病人有可能妊娠
16. [单选题]关于胎产式、胎方位、胎先露,下列哪项叙述正确?( )
A. 胎产式是指胎儿的分娩方式
B. 胎先露是指宫口开全时露出的胎儿部分
C. 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的位置
D. 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E. 胎产式是指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17. [多选题]软产道由以下哪几部分组成
A. 子宫下段
B. 宫颈
C. 阴道
D. 骨盆底组织
E. 子宫
18. [单选题]前列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腺管开口于尿道膜部
B. 后面贴有腹膜
C. 精囊腺将它与膀胱分开
D. 包绕尿道膜部
E. 以上都不对
19. [多选题]女性,27岁。孕3产1,放置IUD后3个月,月经量增多1倍,且周期中有点滴出血,检查IUD位置正常,血红蛋白 100g/L,下列哪些是正确处理方案
A. 立即取出IUD
B. 给予对症治疗3个周期不见效则取出IUD
C. 补充铁剂
D. 吲哚美辛25mg,3次/天,服用7天
E. 6-氨基己酸2g,3次/天,服用7天
20. [单选题]舌体瘦薄,舌绛而干,说明( )
A. 阴虚火旺
B. 火热炽盛
C. 气血两虚
D. 阳虚
E. 寒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