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中医护理(副高)2024考试试题强化练习(T5)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7-23   [手机版]    

中医护理(副高)2024考试试题强化练习(T5)导言】考试宝典发布中医护理(副高)2024考试试题强化练习(T5),更多中医护理(副高)副主任护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茯苓四逆汤的药物组成:

A. 茯苓、人参、附子
B. 茯苓、干姜、附子
C. 茯苓、人参、附子、甘草
D. 茯苓、人参、甘草、附子、生姜
E. 茯苓、人参、甘草、附子、干姜


2. [单选题]下列诸证中,除哪项外,均可见于白虎加人参汤证

A. 心烦
B. 背微恶寒
C. 时时恶风
D. 口燥渴
E. 下利


3. [多选题]茯苓泽泻汤证临床表现为( )

A. 反复干呕
B. 反复呕吐
C. 朝食暮吐
D. 暮食朝吐
E. 渴欲饮水


4. [单选题]"将息"是指

A. 喘息
B. 将养调摄
C. 斟酌之意
D. 调理休息
E. 将就


5.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阳发腠理","清阳"是指

A. 糟粕
B. 使上窍发挥各种功能的精微物质
C. 饮食化生的精气
D. 津液
E. 卫气


6. [单选题]春季养生宜做到( )

A. 早睡早起
B. 早睡晚起
C. 晚睡早起
D. 晚睡晚起
E. 定时起床


7. [多选题]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内容,下列因邪气内伏延期而发的病变是( )

A. 飧泄
B. 洞泄
C. 温病
D. 痎疟
E. 咳嗽


8. [单选题]肝病的虚证重在补益(  )。

A. 气、血
B. 阴、阳
C. 阴、血
D. 气、阴
E. 阳、气


9. [多选题]叶天士所云的,脾瘅病证见:( )

A. 白苔粘腻
B. 口吐涎沫
C. 口甜
D. 黄疸
E. 呕吐


10. [多选题]《素问·痿论》所说的"肝热"的诊断要点包括( )

A. 色苍
B. 色黑
C. 爪枯
D. 肉蠕动
E. 齿槁


11. [多选题]湿热类温病气分证治主要证型有( )

A. 湿重热轻,困阻中焦
B. 湿热并重,困阻中焦
C. 热重湿轻,蕴阻中焦
D. 暑湿积滞,郁结肠道
E. 湿热蕴毒


12. [多选题]应用麦门冬治疗胃阴虚溃疡病,其临床特点应具备以下哪些( )

A. 胃痛暮甚喜按
B. 泛酸明显
C. 口干渴,便秘,心烦
D. 舌红有裂隙,苔薄
E. 脉弦细


13. [单选题]正虚邪实不耐攻伐之人,一般采用( )

A. 扶正为主
B. 祛邪为主
C. 扶正与祛邪并用
D. 先扶正后祛邪
E. 先祛邪后扶正


14. [单选题]悬饮主方十枣汤,其服用的最佳时间是

A. 平旦
B. 日中
C. 睡前
D. 夜半
E. 日晡所


15. [单选题]方剂中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称为( )

A. 君药
B. 臣药
C. 佐药
D. 使药
E. 辅药


16. [单选题]某女,32岁。壮热神昏身痛近两周,现上症俱退,但出现小腹高突,拒按,小便淋漓不尽,大便闭结,脉弦滑。结合《素问·痹论》分析,其诊断应为

A. 脾痹
B. 肠痹
C. 胞痹
D. 心痹
E. 肝痹


17. [多选题]《金匮要略》首篇提出了哪些预防措施( )

A. 未病先防
B. 既病防传
C. 有病早治
D. 节制房室
E. 调适居食


18. [单选题]肺痈溃脓期的护治法则为(  )。

A. 疏散风热,清肺化痰
B. 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C. 清热解毒排脓
D. 清热化痰,益气养阴
E. 以上均不是


19. [单选题]《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伤于风者"

A. 下先受之
B. 上先受之
C. 脏先受之
D. 腑先受之
E. 表先受之


20. [单选题]温针灸是哪两项疗法的结合( )

A. 针灸与按摩
B. 针刺与按摩
C. 针刺与艾灸
D. 艾灸与药物
E. 针刺与药物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l90qov.html
  • 下一篇:卫生副高职称考试宝典中医护理学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往年考试真题(T5) 近日时而泛红如妆,腰膝酸软,其病机当为太阴病的转归主要有以下及个方面( )气滞证的疼痛特点,当诊断为(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有光泽者,人体“下先受之”的邪气是"孤阴不生,清肺化痰 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以上
  • 在线题库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