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口腔颌面外科卫生副高2024考试试题在线模考(T5),更多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多选题]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与创伤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伤后出血多
B. 组织肿胀出现早,且明显
C. 组织抗感染能力强,愈合快
D. 及时清创最迟不超过24h
E. 易形成血肿而影响呼吸
2. [单选题]判断下颌骨骨折的最可靠依据是( )
A. 有压痛点
B. 局部肿胀
C. 开口受限
D. 咬合关系紊乱
E. 颞下颌关节异常动度
3. [单选题]颞颌关节外强直的常见病因是
A.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B. 髁突骨折
C. 坏疽性口炎
D. 化脓性中耳炎
E. 类风湿关节炎
4. [单选题]外科正畸术后复发的原因是
A. 咀嚼肌和舌骨上肌群的牵拉
B. 手术中髁突的移位
C. 下颌的逆时针旋转
D. 下颌骨近远心骨段位置的旋转
E. 以上都是
5. [单选题]患者,男,27岁,2年来有时意识突然丧失,全身强直,呼吸暂停,瞳孔散大,咬舌,四肢痉挛性抽搐,大、小便失禁,发作约半分钟可自行停止或呈持续状态,最可能的诊断为
A. 癫痫大发作
B. 癫痫小发作
C. 癔症性抽搐
D. 低钙血症
E. 高血压脑病
6. [单选题]血氯增高见于
A. 库欣综合征
B. 慢性肾功能不全
C. 糖尿病
D. 呼吸性酸中毒
E. 严重呕吐
7. [单选题]关于拔牙前术区的消毒和准备工作,错误的观点是
A. 口腔内细菌种类繁多,很难达到无菌程度,因此重要的是与患者组织有接触的手术器械的消毒,局部消毒可以降低要求
B. 如患者拔牙前有大量牙结石,拔牙前应先行洁牙
C. 为避免拔牙过程中活动义齿脱落造成危险或妨碍操作,术前应去除义齿
D. 简单的拔牙手术,口内消毒可以采用局部擦拭或含漱消毒液等方式
E. 复杂牙如埋伏阻生智齿的拔除,消毒范围应包括口内和口周皮肤
8. [单选题]AMI患者CK-MB增高,其增高的时间为发病后
A. 3~8小时升高,10~36小时达到峰值
B. 3~8小时升高,9~30小时达到峰值
C. 1~4小时升高,4~8小时达到峰值
D. 3~6小时升高,10~24小时达到峰值
E. 0.5~2.0小时升高,5~12小时达到峰值
9. [单选题]肠内容物在肠道通过受到障碍时称为肠梗阻,下列哪一种原因不属于机械性肠梗阻
A. 手术后肠粘连
B. 肠扭转、肠套叠
C. 绞窄性疝
D. 腹部大手术后
E. 蛔虫团或粪块堵塞肠腔
10. [多选题]牙周膜的血管来源于
A. 牙龈的血管
B. 牙髓动脉
C. 上下牙槽动脉分支进入牙槽骨
D. 上下牙槽动脉进入根尖孔前分支
E. 牙槽静脉
11. [单选题]一新生儿,发现左侧完全性唇裂,腭裂,最先实行的手术治疗和治疗时机是
A. 唇裂修复术,出生后3~6个月
B. 唇裂修复术,出生后6~12个月
C. 腭裂修复术,出生后3~6个月
D. 腭裂修复术,出生后6~12个月
E. 唇裂修复术和腭裂修复术一起做,出生后3~6个月
12. [单选题]患者颌面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由于循环血量不足,造成尿量的减少,其休克状态未解除时,每小时尿量少于
A. 100ml
B. 80ml
C. 40ml
D. 25ml
E. 20ml
13. [单选题]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此种情志多为( )
A. 过喜
B. 过思
C. 过怒
D. 过恐
E. 过悲
14.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的是
A. Dubin-Johnson综合征
B. Gilbert综合征
C.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 Crigler-Najiar综合征
E. Rotor综合征
15. [单选题]具有味觉功能的神经是
A. 面神经
B. 面神经和舌咽神经
C. 舌咽神经
D. 副神经和舌咽神经
E. 三叉神经和面神经
16. [单选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治疗已缓解,拔牙时血红蛋白含量应高于
A. 12g/dl
B. 11g/dl
C. 10g/dl
D. 9g/dl
E. 8g/dl
17. [多选题]下列对于上颌骨解剖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血运丰富
B. 有强大肌肉附着
C. 与多数临骨相连
D. 骨质疏松
E. 有致密筋膜包绕
18. [单选题]牙龈沟位于
A. 游离龈与附着龈之间
B. 附着龈与牙体之间
C. 附着上皮与牙体之间
D. 游离龈与牙体之间
E. 牙龈与牙槽骨之间
19. [单选题]男性,18岁。踢足球后左膝关节肿胀疼痛就诊。检查:左膝关节局部肿胀压痛明显,膝关节及其周围有大片瘀斑,其兄有血友病A病史。应该选择下列哪项检测
A. APTT
B. 纤维蛋白原测定
C. PLT
D. BT
E. vWF:Ag测定
20. [单选题]根据骨度分寸法,以下选项中,两者间距离不为9寸的是( )
A. 耳后两乳突之间
B.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C.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
D. 前两额发角之间
E. 歧骨至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