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19-09-08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有"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青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频道。

[单选题]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发病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 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B.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故常见连续多代发病家族史
C. 基因定位于13q14~21,很可能编码一种与金属转运有关的P型ATP酶
D. 90%以上的患者血清铜蓝蛋白(CP)明显减少,而肝内前铜蓝蛋白正常,所以CP合成障碍是本病最基本的遗传缺陷
E. 由于铜不能与铜结合蛋白结合,过量铜沉积于肝、脑、等组织而致病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多选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引起肾功能损害的因素是

A. 贫血
B. 游离轻链(本-周蛋白)
C. 尿酸过多
D. 高钙血症
E. 血液粘滞性过高

正确答案 :BCD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常有肾功能损害,引起肾功能损害的因素是游离轻链(本-周蛋白)、高钙血症和尿酸过多,而与血液粘滞性过高和贫血无关。


[单选题]献血者两次采血的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A. 6个月
B. 4个月
C. 5个月
D. 3个月
E. 2个月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纤溶活性增强的筛检试验最常用的是

A. APTT、PT
B. ELT、TT
C. FDP、D-二聚体
D. BT、PLT
E. BT、ACT

正确答案 :C

解析:FDP、D-二聚体、ELT是纤溶产物检测项目。D-二聚体是区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的指标。TT反映纤维蛋白原含量。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Rh溶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在Rh血型不合妊娠中,需大量抗原才可使母亲致敏
B. Rh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表现随胎次增加而加重
C. 一般Rh溶血病较ABO溶血病症状重
D. Rh(D)阳性母亲的胎儿亦可发生溶血病
E. Rh血型不合溶血病多在第二胎发病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新鲜肩关节前脱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A. 局麻下闭合复位,不需固定,立即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
B. 全麻下切开复位,修复关节囊,术后立即开始肩关节功能锻炼
C. 局麻下闭合复位,三角巾悬吊固定3周,固定期间活动患手及腕关节
D. 臂丛阻滞麻醉下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3周,固定期间活动患手及腕关节
E. 臂丛麻醉下切开复位,修复关节囊,术后三角巾外固定3周,活动患手及腕关节

正确答案 :C

解析:新鲜肩关节前脱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局麻下闭合复位,三角巾悬吊固定3周。


[单选题]青霉素G在碱性溶液中加热生成

A. 生成6-氨基青霉素烷酸(6-APA)
B. 青霉醛和D-青霉胺
C. 青霉二酸钠盐
D. β-内酰胺环水解开环
E. 青霉素G钠

正确答案 :B

解析:青霉素在碱性条件或β-内酰胺酶作用下,β-内酰胺环裂环生成青霉酸,青霉酸在加热时失去二氧化碳,生成青霉噻唑酸,遇二氯化汞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胺和青霉醛。青霉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分解反应比较复杂;在稀酸性溶液中(pH4.0)室温下,经分子内重排反应,生成青霉二酸,再进一步分解生成青霉醛和青霉胺。


[单选题]膝状神经节位于面神经管的:( )

A. 第2~3段之间
B. 第3~4段之间
C. 第1~2段之间
D. 第5~6段之间
E. 第4~5段之间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对纵隔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全部管道器官的总称
B. 后界为脊柱胸段
C. 略偏左侧
D. 两侧为纵隔胸膜
E. 前界为胸骨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过氧化物酶染色强阳性的是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 急性红白血病
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 多毛细胞白血病
E.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 :E

解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时早幼粒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强阳性。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kz9gm0.html
  • 下一篇:扭转痉挛最具特征的表现是 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错误的是招风耳手术的并发症是婚前医学检查,增强扫描90%明显均匀强化的脑肿瘤是:( )在成熟淋巴细胞不表达的免疫标志是既能补益肝肾,但需要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实施结扎手术# 可以结婚,但必
  •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