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属于护理管理不善造成的缺陷是
A. 药物名称查对失误
B. 盲目执行医嘱
C. 护理记录缺陷
D. 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
E. 言语不谨慎
2. [单选题]对组织内成员的个人行为及集体行为进行引导,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人员管理
D. 领导职能
E. 控制职能
3. [单选题]成人每日内生水的量为
A. 100ml
B. 200ml
C. 300ml
D. 400ml
E. 500ml
4. [单选题]健康教育活动的目标是
A. 开展卫生宣传
B. 配合调查研究
C. 普及保健知识
D. 改善人类的健康相关行为
E. 实施系统的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5. [单选题]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特点是
A. 晚期有排便习惯改变
B. 右腹肿块及消瘦、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
C. 以便秘、便血等症状为主
D. 早期可有腹胀、腹痛等肠梗阻症状
E. 腹泻,腹泻以进食后加重,排便后减轻
6. [单选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
A. Felty综合征
B. 光过敏
C. 多系统脏器损害
D. 关节畸形
E. 乏力、发热、体重减轻
7. [单选题]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
A. 0.5%
B. 1%
C. 7%
D. 8%
E. 10%
8. [单选题]急性阑尾炎典型的症状为
A. 右下腹痛
B. 右下腹痛并伴有轻度胃肠功能紊乱
C. 腹膜刺激征
D. 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性包块
E. 转移性右下腹痛
9. [单选题]下列与移位菌群失调原因无关的是
A. 不适当使用抗菌药物
B. 外科手术
C. 插管或介入治疗
D. 免疫功能下降
E. 细菌结构变化
10. [单选题]关于高血压的发病情况,下列何种描述是错误的
A. 城市高于农村
B. 发病与饮食有关
C. 我国南方高于北方
D. 发病与遗传、环境有关
E. 发病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
11. [单选题]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是
A. 态度转变
B. 知晓健康信息
C. 健康信念认同
D. 采纳健康行为
E. 观念转变
12. [单选题]肺水肿患者体循环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可出现
A. 中心性发绀
B. 周围性发绀
C. 混合性发绀
D. 血管性晕厥
E. 阿-斯综合征
13. [单选题]明确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依据是
A. 痰涂片检查
B. 痰细菌培养
C. HRCT检查
D. 多普勒检查
E. 支气管碘油造影
14. [单选题]在医护实践中,尊重原则主要是指对能够自主的患者尊重其
A. 健康
B. 自主性
C. 隐私
D. 人格
E. 疾病
15. [单选题]关于女性内生殖器官描述哪项是对的
A. 非孕期子宫容积10ml
B. 子宫腔呈梭形
C. 输卵管正常约16~18厘米
D. 卵巢为性腺器官
E. 子宫腔表面内膜称为基底层
16. [单选题]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大于
A. 5ml
B. 50~70ml
C. 400ml
D. 1000ml
E. 800ml
17. [单选题]认知学习是指
A. 认识、示范、想象、实践和反馈
B. 通过练习获得的
C. 个体对待事物的心理倾向
D. 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E. 动作的技能和熟练
18. [单选题]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 组织职能
B. 计划职能
C. 控制职能
D. 人员管理
E. 激励职能
19. [单选题]不属于Ⅱ类环境的是
A. 产房
B. 注射室
C. 婴儿室
D. 手术室
E. 烧伤病房
20. [单选题]时间因素
A. 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
B. 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
C. 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
D. 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
E. 健康教育项目使用问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正确答案 :D
解析: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属于护理管理不善造成的缺陷,药物名称查对失误属于违反护理常规造成的缺陷,盲目执行医嘱属于执行医嘱不当造成的缺陷。
2.正确答案 :D
解析: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和功能,是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是管理活动内容的理论概括。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计划和安排,其中心任务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组织职能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主要内容包括:①根据组织的规模和任务设计组织结构;②明确相应的职责、任务和权力;③为了保证工作顺序进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人员管理是管理的核心职能,主要对各岗位的人员进行选聘、教育培养和绩效考核,以及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领导职能就是对组织内成员的个人行为及集体行为进行引导、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施加影响力的过程。控制职能是管理过程的关键职能,是通过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估,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偏差的过程,是连续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
3.正确答案 :C
解析: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约300ml。
4.正确答案 :D
解析: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5.正确答案 :B
解析:右半结肠癌病变早期就有大便习惯的改变,而非晚期表现,故A不对。右半结肠肠腔较大,肠壁薄易扩张,肠内容物多呈液态,故不易发生梗阻,可排除D;随着结肠癌病情的发展,肿瘤环状生长导致肠腔缩窄,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现象,因此C、E均不确切。右半结肠癌早期约70%~80%的患者常有饭后右侧腹部隐痛和胀痛,活动后加剧,容易造成误诊,癌肿中心坏死继发感染后造成全身毒血症状显著,患者常表现为消瘦、低热和乏力等;右半结肠血供丰富,结肠癌肿生长快,瘤体大,故多数患者体表可扪及肿块,因此B正确。
6.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二者同为免疫系统疾病,且都可以出现多系统的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且均会出现关节的畸形。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多系统损害为主,也可以有关节的受累,但是一般没有关节畸形。
7.正确答案 :E
解析: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5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应低于10%.
8.正确答案 :E
解析:根据临床经验,急性阑尾炎典型的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少数病例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伴有轻度胃肠功能紊乱,故选项A、B、C不对,选项D右下腹固定性压痛为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但只有在阑尾周围形成脓肿后才能触及固定性压痛包块,故D不对。因此答案选E。
9.正确答案 :E
解析:移位菌群失调:/\n/也称定位转移或易位,即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的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中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其原因多为不适当地使用抗生素,即该部位的正常菌群被抗生素抑制或消灭,从而为外来菌或过路菌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和定植的条件。外科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容易引发移位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大面积烧伤病人等也易于发生移位菌群失调。/\n/移位菌群失调表现为:横向转移,如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纵向转移,如皮肤及黏膜表层向深层转移;肠腔向腹腔转移;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向远处转移。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北方人群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约12~18g,南方为7~8g,膳食钠摄入量与血压显著相关性,北方人群血压水平高于南方。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正确答案 :D
解析:1.知晓健康信息这是传播效果中的最低层次。2.健康信念认同受传者接受所传播的信息,并对信息中倡导的健康信念理解,认同一致。3.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受传者的态度是其行为的先导。4.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是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
12.正确答案 :A
解析:这组题考查了发绀的分类和原理。肺水肿患者发生严重的肺循环淤血,导致氧合不足,引起的发绀称为中心性发绀;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在组织中过多消耗引起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属于周围性发绀;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绀属于混合性发绀。
13.正确答案 :C
解析:根据慢性咳嗽、反复咳脓痰、咯血病史和既往有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等病史,HRCT显示支气管扩张的异常影像学改变,即可明确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
14.正确答案 :B
解析:尊重原则是指对自主的人及其自主性的尊重。在医护实践中,尊重原则主要是指对能够自主的患者自主性的尊重。
15.正确答案 :D
解析: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等,非孕期子宫容积为5ml,子宫呈梨形,输卵管正常约8~14厘米,卵巢为性腺器官。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6.正确答案 :A
解析:1.【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2.【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ml;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以上;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如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17.正确答案 :D
18.正确答案 :B
解析: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其中心任务是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
19.正确答案 :B
解析: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20.正确答案 :A
解析:1.时间因素又称历史因素。是指在健康教育计划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的、可能对目标人群产生影响的事件,如与健康相关的公共政策的颁布、重大生活条件的改变、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等。
2.测量者因素:在评价过程中,测试这本身的态度、工作人员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及目标人群的成熟型对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均有影响。测量者的态度和行为使目标人群受到暗示,并按照测量者的希望进行表现。
3.回归因素是指由于偶然因素,个别被测试对象的某特征水平过高或过低,但在以后的测试中可能会恢复到原有的实际水平的现象。
4.选择因素在评价阶段,如果干预和对照组选择不均衡,可引起选择偏倚,从而影响观察结果的正确性。但在评价中,可以通过随机化或配对选择的方法防止或减少选择偏倚对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影响。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kr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