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检查包括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3-02-05  [手机版]    

导言】考试宝典发布"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检查包括"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血液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多选题]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检查包括

A. 酶
B. 红细胞膜
C. 珠蛋白
D. 血红素
E. 自身抗体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单选题]人类染色体识别的主要标志,不包括

A. 染色体相对长度
B. 臂率
C. 着丝粒指数
D. 随体
E. 组蛋白

正确答案 :E

解析:着丝粒的位置和相对长度是染色体的最主要形态特征,由此就有了识别染色体的重要指标:染色体相对长度、臂率、着丝粒指数、随体的有无。


[单选题]为保证血液分析仪的良好运行,测试时的温度最好控制在

A. 10~20℃
B. 10~30℃
C. 18~22℃
D. 20~30℃
E. 25~30℃

正确答案 :C

解析: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最适温度18-22℃,低于15℃,高于30℃,均对结果有影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温度的不同,可使细胞体积发生变化,影响体积的测量,改变细胞黏度分布曲线,影响细胞计数。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kn9gz1.html
  • 下一篇:贫血性疾病的治疗包括 骨髓活检反映正常人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在实际测量条件下,多次测定同一样品时,误差的绝对值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说明有骨髓造血组织的增生程度# 骨髓造血组织的形态变化# 骨髓造血组织的数量 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 骨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