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往年考试试卷(M6)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5-15   [手机版]    

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往年考试试卷(M6)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宝典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往年考试试卷(M6),更多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

1. [单选题]麻子仁丸、济川煎、增液承气汤都具有的功用是

A. 滋阴
B. 养血
C. 行气
D. 泻热
E. 润肠


2. [单选题]以下哪项属于甲类传染病

A. 艾滋病
B. 霍乱
C. 蛔虫病
D. 血吸虫病
E. 流行性感冒


3. [单选题]止嗽散的功用是

A. 宣肺解表,止咳平喘
B. 宣肺利气,疏风止咳
C. 宣肺化痰,止嗽定喘
D. 疏风清热,止咳化痰
E. 宣降肺气,化痰止嗽


4. [单选题]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

A. 疏肝解郁,益血健脾
B.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C.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D.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E. 清热利湿,逐瘀退黄


5. [单选题]"四乌鲗骨一蔗茹丸"出自:

A. 《易经》
B. 《诗经》
C. 《山海经》
D. 《内经》
E. 《曲礼》


6. [单选题]热病稍愈,护理不当,而使病情复发是由于( )

A. 多食
B. 食肉
C. 食热
D. 食酸
E. 食辛


7. [单选题]黄疸病中,最多见的病机是

A. 寒湿发黄
B. 火劫发黄
C. 燥结发黄
D. 湿热发黄
E. 虚劳萎黄


8. [单选题]下列均具有化瘀止血的药组是

A. 蒲黄、白及
B. 藕节、槐花
C. 三七、茜草
D. 花蕊石、侧柏叶
E. 槐花、白及


9. [单选题]法律责任是指

A. 国家机关对违法者所给予的惩罚措施
B. 违法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C. 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
D. 违反民事法规的行为
E. 违反刑事法规的行为


10. [单选题]下述情形中,不属于国家、集体医疗机构中的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的是

A. 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
B. 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C. 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
D. 私人营利性医疗服务
E. 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11. [单选题]参苏饮与败毒散二方组成中均不含有的药物是

A. 柴胡、前胡
B. 羌活、苏叶
C. 茯苓、半夏
D. 黄连、黄柏
E. 人参、甘草


12. [单选题]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治宜

A. 大柴胡汤
B. 大承气汤
C. 大建中汤
D. 大乌头煎
E. 附子粳米汤


13.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检查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

A. 三合诊
B. 直肠-腹部诊
C. 双合诊
D. 腹部B超
E. 腹透


14. [单选题]下面有关中药道地药材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
B. 广东的陈皮、砂仁、薄荷
C. 云南的三七、茯苓
D. 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
E. 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


15. [单选题]以下不是用炒法制成的是

A. 大黄炭
B. 地榆炭
C. 荆芥炭
D. 血余炭
E. 焦白术


16. [单选题]有利于预防妊娠恶阻的措施是(  )。

A. 多吃肥腻甘甜的食物
B. 保持心情愉快
C. 饭后便睡卧
D. 尽量每餐多进食
E. 不去户外运动


17. [单选题]最早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的是

A.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C. 清·汪昂《医方集解》
D. 唐·王焘《外台秘要》
E.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18. [单选题]热邪导致月经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月经先期
B. 月经过多
C. 崩漏
D. 月经先后无定期
E. 倒经


19. [单选题]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代表方剂是

A. 白虎汤
B. 白虎加人参汤
C. 黄连解毒汤
D. 清营汤
E. 犀角地黄汤


20. [单选题]“大实有羸状”的病理基础

A. 邪气亢盛,正气衰败
B. 脏腑气血虚极
C. 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
D. 邪热炽盛,煎熬津液,阴精大伤
E. 疾病初期,正邪交争过于激烈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k4xldd.html
  • 下一篇:卫生中级资格考试宝典2024中医妇科主治全套模拟试题(M6) 太阴病发黄,到全身器官恢复至未孕状态,休作有时的产生机制主要是想象的基本材料是下列哪组是均能清热解毒,利水退黄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温中散寒,利湿退黄# 健脾和胃,邪高痛下 邪气与正气相搏于胁下 正邪分争于表里之
  • 在线题库
    考试专栏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