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库大小:
  • 题目总量:
  • 软件属性:
  • 31M
  • 200万+
  • 中文简体
  • 更新时间:
  • 软件评价:
  • 支持平台:
  • PC/手机/网页

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针灸医学副高职称真题单选解析(O7)

来源: 考试宝典    发布:2024-06-05   [手机版]    

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针灸医学副高职称真题单选解析(O7)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医学职称考试宝典针灸医学副高职称真题单选解析(O7),更多针灸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治疗帕金森病应主选的经穴是( )

A. 手足厥阴、足少阴经
B. 手厥阴经、手少阳经、督脉
C. 足厥阴、手足少阳经
D. 督脉、手足厥阴经
E. 任脉、手足厥阴经


2. [多选题]位于耳屏内侧面的耳穴有

A. 咽喉
B. 口
C. 内鼻
D. 内耳
E. 肾上腺


3. [单选题]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是

A.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阴谷
B.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C.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章门
D.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中都
E.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期门


4. [多选题]针灸治疗腹痛应取主穴为

A. 中脘
B. 天枢
C. 太冲
D. 三阴交
E. 足三里


5. [单选题]井穴不适于

A. 心下满
B. 泄热开窍
C. 镇痉宁神
D. 肢端麻木
E. 益气养血


6. [多选题]下列服药时间,正确的是

A. 补益药饭后服
B. 病在胸腹以下饭前服
C. 驱虫药空腹服
D.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睡前服
E. 急性病、热性病1日1剂


7. [单选题]治疗六腑痛症宜选

A. 井穴
B. 原穴
C. 络穴
D. 俞穴
E. 募穴


8. [单选题]背部腧穴上下之间的距离,定取多根据

A. 骨度分寸
B. 同身寸
C. 一夫法
D. 简易取穴法
E. 脊椎


9. [单选题]在奇经八脉中,治疗多眠,常选用

A. 阴维脉
B. 阳维脉
C. 冲脉
D. 阴跷脉
E. 阳跷脉


10. [单选题]在任脉上自神阙至中脘穴排列顺序应是

A. 建里 中脘 下脘 水分 神阙
B. 神阙 水分 下脘 建里 中脘
C. 神阙 下脘 水分 建里 中脘
D. 神阙 建里 水分 下脘 中脘
E. 神阙 下脘 建里 水分 中脘


11. [单选题]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 麻黄、荆芥
B. 香薷、紫苏
C. 麻黄、香薷
D. 紫苏、生姜
E. 荆芥、防风


12. [单选题]李某,男,5岁。其母代诉患儿产程不顺,平素体质较弱,近2年来经常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苍白,两眼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每次持续不足1分钟,发作过后神志正常,但精神萎靡,纳差,嗜睡。平日针刺主要取哪些穴位

A. 水沟、百会、后溪、涌泉、合谷、太冲
B. 水沟、百会、合谷、太冲、丰隆、脾俞
C. 间使、脾俞、胃俞、鸠尾、丰隆、足三里
D. 间使、阳陵泉、筋缩、鸠尾、丰隆、太冲
E. 鸠尾、心俞、脾俞、丰隆、足三里、阴陵泉


13. [多选题]丰隆穴具有以下哪些特性

A. 孕妇禁针
B. 足阳明络穴
C. 治疗头痛、眩晕
D. 治疗咳嗽痰多
E. 位于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14. [单选题]黄疸甚者应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

A. 中脘
B. 腕骨
C. 内关
D. 天枢
E. 大椎


15. [多选题]大青龙汤证与小青龙汤证均可见到( )

A. 发热恶寒
B. 头痛
C. 无汗
D. 脉浮
E. 烦躁


16. [单选题]巴豆去油制霜用的目的是

A. 增强疗效
B. 减低毒性
C. 便于贮藏
D. 便于服用
E. 缓和药性


17. [单选题]行于人体后正中线的经脉是

A. 足太阳经脉
B. 足阳明经
C. 阳跷脉
D. 阳维脉
E. 督脉


18. [单选题]耳针法中,穴位注射的一般注射剂量为( )

A. 0.1~0.5ml
B. 0.1ml
C. 0.3~0.5ml
D. 0.5~1ml
E. 1ml


19. [单选题]吐弄舌者可见于

A. 血虚生风
B. 阴虚动风
C. 风痰阻络
D. 痰瘀阻滞经络
E. 小儿智能不全


20. [单选题]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中均含有的药物为

A. 龙骨、人参
B. 菖蒲、远志
C. 人参、菖蒲
D. 远志、当归
E. 当归、石斛


查看答案 登录查看本科目所有考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51kaos.com/show/k4pq2m.html
  • 下一篇:凡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 ) 斜走足心的经脉是金樱子的主治病证是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功用的方剂是花椒治湿疹瘙痒,心烦,小便不利,但头汗出,治宜心悸伴见浮肿,利气机 消肿散结# 温通经络#石菖蒲# 远志 姜汁# 竹沥# 竹茹疏风止痛 活血行气 调养
  • @2021-2026 成都不凡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www.51kaos.com 免责声明 蜀ICP备140260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