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职称考试宝典儿童保健(副高)在线题库升级(R2),更多儿童保健(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
A. 血液
B. 泪液
C. 汗液
D. 津液
E. 气
2. [单选题]通过开展医院健康提高病人的依从性,直接体现出医院健康教育
A. 能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
B. 是一种治疗因素
C. 能降低医疗保健成本
D. 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
E. 提高医疗设施利用率
3. [单选题]早产儿,胎龄31周,生后6小时,于生后不久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并进行性加重。查体:反应差,呼吸70次/分,三凹征阳性,口周及面色青紫,两肺呼吸音低。该病儿的胸部X线表现不可能的是
A. 两肺普遍透亮度减低
B. 两肺散在细小颗粒和网状影
C. 支气管充气征
D. 可呈白肺样
E. 部分肺泡代偿性气肿
4.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家庭功能的是( )
A. 养育子女
B. 生产和消费
C. 休息和娱乐
D. 赡养老人
E. 恋爱
5. [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为
A. 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AVP分泌或释放不足引起
B. AVP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神经细胞合成的
C. AVP的分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和血容量
D. 正常人血浆渗透压为280~290mmol/L,波动范围为±1.8%
E. 临床罕见由于颅内肿瘤所致的中枢性尿崩症
6. [单选题]小儿病毒性肺炎最主要病原是
A. 呼吸道合胞病毒
B. 腺病毒
C. 流感病毒
D. 柯萨奇病毒
E. 巨细胞病毒
7. [单选题]关于性早熟,下列正确的是( )
A. 发育启动年龄较正常儿童平均年龄提前3个标准差以上
B. 发育启动年龄较正常儿童平均年龄提前1个标准差以上
C. 一般认为女孩在9岁以前出现性发育征象临床可判断为性早熟
D. 一般认为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性发育征象临床可判断为性早熟
E. 性早熟以男孩多见
8. [单选题]情志异常可引起二便失禁,此种情志多为( )
A. 过度悲忧
B. 恐惧过度
C. 思虑不解
D. 过度愤怒
E. 突然受惊
9. [单选题]93%的新生儿于生后几小时内排尿
A. 10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E. 72小时
10. [单选题]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最重要的确诊方法是( )
A. 心电图
B. 超声心动图
C. 心三维X线照片
D. 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
E. 磁共振成像
11. [单选题]患儿4岁,反复患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要求查找原因,医生疑其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拟行进一步检查。下列检查项目中哪项临床意义解释错误
A. T淋巴细胞减少,提示细胞免疫缺陷
B. 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阴性,提示体液免疫缺陷
C. 白喉毒素试验阴性,提示体液免疫缺陷
D. 对植物血凝素的增殖反应缺如或降低提示细胞免疫缺陷病
E. 扁桃体发育不良或缺如,提示体液免疫缺陷
12. [单选题]不恰当的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的膳食管理指
A. 主食以糖为主,但应限制甜食、零食
B. 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天每千克体重不宜低于1~2g,占食物总量的30%
C. 主食以蔬菜、豆制品为主,限制甜食、零食
D. 控制脂肪摄入量
E. 宜选用体积大、热量少的食物,应注意满足小儿食欲
13. [单选题]急性肾炎的患儿应用抗生素的目的是( )
A. 控制肾脏炎症
B. 防止肾脏炎症进一步发展
C. 清除体内感染病灶内残存的细菌
D. 防止其他并发症
E. 促进肾小球内非特异性炎症消失
14. [单选题]健康状况下至出生几周后小儿骨髓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 )
A. 出生后1~2周
B. 出生后2-5周
C. 出生后5~8周
D. 出生后8~12周
E. 出生后12周以后
15.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青春期生长发育的最大特点
A. 神经发育成熟
B. 内分泌调节稳定
C. 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并渐趋成熟
D. 体格生成
E. 以上都不是
16. [单选题]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肺炎球菌
C. 淋球菌
D. 流感嗜血杆菌
E. A族链球菌
17. [单选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缺氧缺血致肠壁血灌注减少
B. 肠黏膜微循环障碍
C. 病原菌直接侵入肠黏膜
D. 内毒素激活细胞因子
E. 低渗乳汁损伤肠黏膜
18. [单选题]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A. 抽样调查
B. 前瞻性调查
C. 个例调查
D. 爆发调查
E. 回顾性调查
19. [单选题]温脾汤的主治是( )
A. 寒积便秘
B. 脾胃虚弱
C. 脾阳不足,寒积便秘
D. 脾阳不足
E. 脾虚湿盛
20. [单选题]苯丙酮尿症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系由于
A. 继发性甲状腺素缺乏
B. 酪氨酸不足
C. 继发性肾上腺素不足
D. 高浓度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
E. 生物蝶呤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