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考试宝典发布肾内科副高医学高级职称考前模拟题(M0),更多肾内科学(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1. [单选题]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 )
A. 冲脉与任脉
B. 足阳明与足少阴
C. 阴维脉与阳维脉
D. 阴蹻脉与阳蹻脉
E. 手太阳与手少阴
2. [单选题]所有辨证方法的总纲是( )
A. 脏腑辨证
B. 八纲辨证
C. 三焦辨证
D. 六经辨证
E. 气血辨证
3. [单选题]多为实质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是( )
A. 五脏
B. 六腑
C. 奇恒之腑
D. 奇经八脉
E. 肝、脾、肺、肾
4. [单选题]正式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典籍是( )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 《神农本草经》
E. 《诸病源候论》
5. [单选题]有关慢性肾炎的治疗措施中,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 以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为主要目的
B. 由于高血压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迅速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C. ACEI具有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作用
D. 目前研究抗血小板药物仅对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有效
E. 对于顽固性高血压可联合多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
6. [单选题]下列关于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错误的是
A. 每张记录用纸均须填写眉栏
B. 每项记录均应注明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C. 患者述及的既往所患疾病名应加引号
D. 上级医师审查修改应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签名并注明修改时间
E. 各项记录需使用中文书写日期和时间,不得使用阿拉伯数字
7. [单选题]患者,女,30岁,SLE复诊,自感病情稳定,无异常症状和体征,ESR10mm/h,抗核抗体1:160阳性,抗RNP抗体阳性。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A. 病情未稳定
B. 病情活动
C. 轻度活动
D. 病情稳定
E. 以上都不是
8. [多选题]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失控的原因有
A. 标准菌株被污染
B. 接种的菌悬液浓度太高或太低
C. 量取抑菌环直径时读数错误
D. 孵育温度不正确
E. 0.5麦氏管标准管未摇匀或过期失效
9. [多选题]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时
A. 尿量减少
B. 尿量增多
C. 自由水清除率为+2 mL/min
D. 高钾血症
E. 蛋白尿
10. [多选题]房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是
A. QRS>0.12s
B. P′-R>0.12s
C. P&039;波提前出现
D. 代偿间期不完全
E. 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无提前出现的P&039;波
11. [单选题]急性肾盂肾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A. 发热、水肿、膀胱刺激症状、尿中白细胞增多
B. 高血压、水肿、膀胱刺激症状、尿中白细胞增多
C. 发热、水肿、膀胱刺激症状、蛋白尿
D. 发热、膀胱刺激症状、肾区叩击痛、尿中白细胞增多
E. 发热、膀胱刺激症状、蛋白尿
12. [单选题]积滞的病因主要是( )
A. 脾运失健
B. 脾气虚弱
C. 脾胃虚寒
D. 乳食内积,损伤脾胃
E. 湿邪困脾,运化失司
13. [多选题]能区别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试验有
A. 胆汁溶菌试验
B. 菊糖发酵试验
C. Optochin试验
D. 荚膜肿胀试验
E. ASO试验
14. [单选题]患者,男性,13岁,上呼吸道感染后2周出现颜面水肿、肉眼血尿,血压130/90mmHg,血补体下降,血肌酐130umol/L,引起该患者水肿的机制是
A. 低蛋白血症
B. 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C. 淋巴回流受阻
D. ADH增高
E.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15. [单选题]泄泻初起的治疗不宜采用( )
A. 分利
B. 消导
C. 清化
D. 固涩
E. 疏解
16. [单选题]女性,58岁,1周来双下肢肿、尿少、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血压190/138mmHg,面部表情呆板,手皮肤厚,ESR48mm/第1小时末。尿蛋白+++(3g/d),尿沉渣RBC5~8/HP,Scr600μmol/dl,双肾大,临床诊断是
A. 急性肾小管坏死
B. 骨髓瘤肾病
C. 急性肾炎
D. 肾淀粉样变性病
E. 硬皮病肾危象
17. [多选题]治疗肾病综合征常用的细胞毒药物有
A. 苯丁酸氮芥
B. 环孢素
C. 雷公藤总苷
D. 氮芥
E. 环磷酰胺
18. [单选题]血淋辨证属虚者,其治疗的最佳选方是( )
A. 小蓟饮子
B. 知柏地黄丸
C. 导赤散
D. 茜根散
E. 二至丸
19. [单选题]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因素是( )
A. 心肺脾功能障碍
B. 肺脾肝功能障碍
C. 脾肝肾功能障碍
D. 肝肾心功能障碍
E. 肺脾肾功能障碍
20. [单选题]对于细胞性新月体性狼疮性肾炎首先采用的治疗是
A.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B.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C. 强的松口服
D. 环磷酰胺口服
E. 休息